古厝新数,行迹福州 :探古厝文脉价值,寻数字创新之法

古厝新数,行迹福州 :探古厝文脉价值,寻数字创新之法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1-25 16: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为贯彻落实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的“追寻领袖足迹赓续中华文脉”2023-2024学年全省大学生寒假主题社会实践活动。1月23日上午,由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组建的福州大学“数字照亮文脉之光,技术护航古厝保护”实践队在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2号楼104以理论学习开启了第一天的旅程。

“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此次理论学习中,实践队深入研读了《福州古厝》序,并在接下来的实践中会将理论学习中的领悟转化为实际成果。例如运用计算机技术结合学院专业绘制“云上坊巷”数字地图来讲述三坊七巷的历史故事,探索“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的新路径。

追随历史的脚步,实践队来到福建省档案馆,迎来了一场关于信仰的历史之旅——参观《信仰的力量》档案文献展。展览分为追求真理、坚定信念、严守党纪、勤政为民、修身齐家五个部分。实践队在此次参观中汲取榜样的力量,并将信仰的力量贯彻到实际行动中。

为探寻历史足迹,了解文化数字化传承的核心,实践队走进福州市博物馆,聆听着讲解员娓娓道来。实践队依次探寻了《至宝通洋外——“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瓷器展》和《海丝门户有福之州——福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专题展》,领略到了不可移动文物以独特方式展现的精妙艺术。透过新媒体技术、照片文献和数字技术的巧妙组合,福州在不同时期对海丝文化发展的贡献呈现得淋漓尽致。沐浴在《闽都华章—福州历史文化陈列》的光影之下,实践队充分感受到了AR技术下历史文化的生动展现为文脉传承注入的全新的生命。

最后,实践队来到福州城市规划展示馆。实践队置身于榕城的古今发展史之中,尤其聚焦于福州古厝的微缩版和详细介绍。通过数字技术的引领,实践队得以打破时空的限制,亲眼目睹榕城的演变,感受文脉守护与数字技术融合的成果与现状。总体规划、福州新区、综合交通、生态福州、重点地区、产业规划、未来城市,这一系列的规划蓝图在数字技术的映照下,呈现出福州发展的全貌,实践队更加坚定了以数字赋能文脉保护的信念与信心。

后续,实践队将通过参观走访各种古厝建筑,深入了解古厝和文脉的价值,加强社会对其保护和发展的关注。同时着重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古厝保护中的实际应用和发展方向,促进古厝保护工作的创新与发展。(福州大学 :李录杰、薛林翌、兰锦煊、王心宏 )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