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内蒙古鄂托克旗拘留所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深入推进公安监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以“法治文明拘所”创建为指引,牢固树立“以教育促转变、以教育促管理、以教育促安全”的工作理念,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拘学同步、拘教一体、拘调融合”工作模式,实现管理模式的蜕变、教育模式的蝶变,在更高水平和更高层次上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推动监管场所安全管理工作实现新跨越、取得新成效。
突出法治学习,拘学同步,夯实学法用法思想根基
坚持把拘留所建成一所“特殊学校”,入所学习、日常学习、出所学习相辅相成,不断提升被拘留人员的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一是将《鄂托克旗拘留所一日生活规范》、内务卫生标准、被拘留人员管理规定等内容制作为通俗易懂的视频短片,列为入所“第一课”。二是将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民法典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规条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等列为必学内容,印制成册装入定制的书包,入所后发放给被拘留人员,被拘留人员每天对照学习内容做笔记、写心得。三是每周组织评比奖优罚劣,被拘留人员出所时,对拘留期间所学法律知识进行考试,由管教民警进行点评总结,让思想教育、法律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四是结合“三问二看一点评”交接班工作机制、监室等级管理和红黄旗评比机制,推动学习活动走深走实,全面确保学习质效。
注重教育转化,拘教一体,全面提升敬法守法能力
坚持“找准症结、对症下药”理念,建设五大阵地精准做好被拘人员的教育疏导,推动监所管理从“行为约束”向“触动思想”转变。一是在监所入口处建立了道德教育阵地,以“人生7日”为主题,设置“初生、成长、社会、家庭、入监、改变、回归”七大模块,让被拘留人员从踏入监所的第一时间就接受心灵洗礼;二是在监区走廊、大厅等处建立了墙面教育阵地,设立名言警句、忏悔录、学习园地等栏目,及时制作更新展板,真正做到了“墙面能育人、角落能感悟”;三是在拘留所放风场建立悔过教育阵地,将被拘留人员亲自书写的忏悔书、学习心得、感想感悟等分版块张贴上墙,用一个个“身边人”的真情流露、虔诚悔过,从思想深处推动每个被拘留人员改过自新。四是在出所道路上建立离所教育阵地,建立了道德碑、警示碑、承诺碑,让每名被拘留人员踏出监所大门前再次受到警醒、警示,进一步筑牢他们的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扶正他们今后的人生路。五是在心理咨询室建立心理矫正教育阵地,购置了相关的设施设备,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咨询师2名,树立“扎扎实实的一次心理辅导就是一次贴心的‘挽救’和‘净化’”的理念,对排查出的心理不健康、认识存偏差、行为有偏激的被拘留人员进行疏导、引导、劝导,鼓励他们积极向上,走出人生的至暗时刻,帮助他们调整身心并自我救赎、自我鼓励,实现重新成长。
聚焦根源化解,拘调融合,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坚持“矛盾不出所,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原则,以“共建共治”为导向,建立“一筛二谈三联动”工作机制,即一筛通过入所初次谈话对重点人员或者有矛盾纠纷人员初步筛查分类;二谈对筛查分类出需要矛盾化解人员,进行深入谈话了解,通过走访摸排确定矛盾化解工作思路并建立相应台账;三联动由拘留所牵头对在矛盾化解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机构和个人进行协调,共同完成矛盾化解工作。推行1+6+N+5工作办法,即围绕普法工作这“1”个中心目标。与旗检察院、旗人民法院、旗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赫扬律师事务所、都斯图社区“6”个单位建立协作教育协议,利用“N”种教育方式,做好化解一起矛盾、解开一个心节、算好一笔成本、讲好一部法律、奉献一份爱心“5”项工程。成立“枫桥安睦隆”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研究制定了《鄂托克旗拘留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方案》,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融合,2023年成功化解经济类矛盾纠纷20起,协议履行执行资金131.3万余元,通过远程视频系统解决被拘留人员“疑难杂症”11起。
在今后的工作中,鄂托克旗拘留所将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基本方针,以建设“教育型监所”为统领,持续深化“拘学同步、拘调融合、拘教一体”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监管场所的法治宣讲阵地、警示教育阵地、人文关怀阵地作用,推动鄂托克旗公安局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供稿:鄂托克旗拘留所 王浩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