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峡:界岭山下茱萸“红”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1-19 11:3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1-19 11: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俺这儿枣皮儿(山茱萸)肉厚色红,药用价值高,每斤能卖30块。”太平镇松树门村脱贫户张元庆满怀激动地说,“现在已经卖了两万块,等全卖完,我还想买一辆老年代步车哩。”

收购山茱萸

1月18日,老界岭脚下的河南西峡县太平镇,山茱萸基地里,人声鼎沸,药农和药商正在验货、报价、交易,一片红火场面。

近年来,太平镇严格按照GAP标准不断提升山茱萸品质,与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东坪村建立GAP工作站,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推动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并成功创建了国家级山茱萸种植示范区。

药农采摘山茱萸

目前,太平镇已建成山茱萸标准化生产基地4.6万亩,集中打造出3处山茱萸产业观光园,年产山茱萸2000吨左右,经济效益达1.2亿元,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产业的兴旺,让太平镇成为西峡县首屈一指的旅游打卡地。该镇乘势而上,整合优势资源,将山茱萸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走出了“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之路,形成“春赏茱萸夏避暑、秋观红叶冬滑雪”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布局,改造升级了一批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主题度假酒店和民宿客栈,先后推出“老界岭开山节”“老界岭万亩山茱萸花”等主题活动,文旅产业红红火火。

“下一步,我镇将紧扣农旅融合新发展理念,推进山茱萸产业园建设‘火’起来,引擎全镇产业振兴。”该镇党委书记马晓林说。(图片/张宇、靳义学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