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岗区:多措并举 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

红花岗区:多措并举 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

2024-01-17 18: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遵义市老城小学扎染社团的蓝染课顺利结束,经过一学期的沉浸式体验,同学们不仅收获了非遗文化知识和亲手制作的蓝染作品,还在老师的带领下与同学们共同对扎染教室进行了环创。

走进刚刚布置一新的扎染教室,只见深浅不一的蓝色绽放在洁白的棉布上,微风穿堂而过,好似置身于奇妙的梦幻空间,孩子们浸润在如此的艺术氛围中,审美水平也得到大大的提升。

图片

“每一次染出来的图案都像谜一样令人期待,每一件手工扎染的作品,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魅力。学习扎染很快乐,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也让我了解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非遗文化和扎染知识。”遵义市老城小学学生李辰熙说。

据了解,扎染课程是遵义市老城小学本学期新增的课后服务内容之一,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的是遵匠非遗文创工坊。

“我们的老师走进校园,以‘理论+实践(扎染、型糊染)’两大板块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同学们了解非遗相关知识,学习各类制作技巧,以此吸引更多人踏上技艺传承之路。”遵匠非遗文创工坊培训教师孙爽爽表示,推进非遗传承更应该弘扬其时代价值,让同学们懂得传承非遗的目的,从而将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她希望同学们能时刻记住自己作为非遗“小小传承人”的身份,将所学的非遗知识更好地传承与运用。

在红花岗区,“非遗+课堂”只是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的举措之一。近年来,红花岗区不仅有序推进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还积极建设“非遗特色校园”。例如遵义市老城小学将“钱杆舞”纳入大课间活动,遵义市东风小学开设“仡佬族刺绣”特色校本课程,遵义市职教中心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等;还紧紧依托非遗传承人才团队,积极探索“非遗+社区”“非遗+旅游业”“非遗+手工业”等多形式多业态的融合创新模式,推动8个传承人才团队在校园、社区、企业等开展“非遗+”公益性传承活动,不断释放“非遗+”效应。

为推动非遗产业化发展,红花岗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深耕“非遗工坊”建设。立足辖区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聚集效应,挖掘整理现有35个非遗项目,对标有经营许可、有场地设备、有技能带头人或团队、有岗位需求“四有”标准,优选孵化“通草堆画”“遵义鸡蛋糕”“仡佬族刺绣”等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非遗项目,通过授牌“非遗工坊”的形式,明确传承人才帮带培养、城乡居民就近就业、非遗文化展示阵地等7项功能定位,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传承培育、产才融合,发展培养非遗项目技能人才3000余名,切实推动非遗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活力。

在传承人才的培养方面,则通过建立“红城非遗工坊”培训平台,推出体验式、订单式、上门式等培训模式,积极发挥非遗传承人才“传帮带”作用,推行“理论教学+实践传授+创意指导”师徒结对模式,举办“通草堆画”创作营、“仡佬族刺绣”培训营等活动20余场次,培训工坊学员200余人,非遗传承人才梯次培养队伍不断壮大。同时,大力挖掘非遗市场潜能和开发价值,将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纳入“非遗工坊”学员培养计划,解决就业岗位150个,持续提高非遗项目经济价值。

如今,“活”起来的红花岗非遗,可赏、可用、可食,处处与人们不期而遇,构成了红色名城独特的风景。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