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潘惠森:我希望这颗种子在这里生长,可以从一棵树变成一个生命。

随着1月5日《姊妹》在会昌戏剧小镇首演的结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沉浸在那冲破语言的情绪高潮之中。昨天在会昌戏剧小镇的亭戏台,小镇会客厅迎来了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潘惠森老师。

对谈潘惠森:我希望这颗种子在这里生长,可以从一棵树变成一个生命。

来源: 会昌文旅
2024-01-08 15: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随着1月5日《姊妹》在会昌戏剧小镇首演的结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沉浸在那冲破语言的情绪高潮之中。昨天在会昌戏剧小镇的亭戏台,小镇会客厅迎来了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潘惠森老师。

潘惠森这个名字,向来在香港剧场界举足轻重。他的作品不会纯粹追求票房,反之,他有艺术上的追求,达到自己要求的艺术高度,同时期望观众从中取得相当的娱乐性及讯息。观众之于戏剧虽然极其重要,但对作品的选取和精度的把握,是他们不可突破的底线。

今天,让我们跟随丁乃竺老师和潘惠森老师的交谈,走进戏剧人生,感受戏剧生态。

一趟列车的距离

我对会昌,很期待又觉得很神秘,充满想象。

丁姐:之前在北京召开发布会的时候,我们就有邀请潘老师参与会昌戏剧季。那么这次潘老师来到会昌,有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

潘惠森:其实我对会昌有一个奇怪的想象,九十年代初,在鼓浪屿游玩的时候,导游带我们去到一个与江西交界的地方再回香港,那时候交通要一个晚上才能到达,在等待的过程中,开始对这个地方有了期待。这次真正到了会昌,发现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地方,从赣南换车,看着沿路的景色变换,很期待又觉神秘,一路充满想象。到达的时候只觉得很惊讶,这是戏剧和现代结合的一个区域。

丁姐:这次港话来小镇演出真的是很久没见了,上一次来内地演出是2019年在上剧场,到现在其实已经五年了,这次来会昌演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潘惠森:兴奋,昨晚演出完《姊妹》后是很兴奋的心情,感觉现场的观众都看得很深入。

丁姐:其实香港也有非常厉害的一群观众,但数量并不是很大。我们开始还担心昨晚《姊妹》出演时候观众会有语言的问题。但结束后看到观众的反应,感觉是看进去了,因为两姐妹间语言情绪的爆发力,姐妹之间的影响、交流都很触动。

在戏剧表演、舞台剧表演之中,能否让观众直接感受到情绪,演员的能量就非常重要,《姊妹》从头到尾的爆发力和凝聚力都很强烈。

丁姐:戏剧生态,文化戏剧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这些是人们现在常常讨论的话题。很多人强调产业,认为产业是重要的,但赖老师认为生态也很重要。港话,是我们所有人都很羡慕的团队,因为他们在香港得到很多的支持和赞助。那潘老师在香港做话剧有没有遇到过难处?

潘惠森:香港城市不大,对戏剧来说有它好的一面,比如政府的支持,经费的支持。总的来讲,在这些支持之下还是能够有比较多元化的发展,新的、比较重视剧本的剧目都有出现,但数量还是不够。

所以在香港,创作上是想做什么都可以做的一个生态,但在资源上还是不够。商业化没有问题,但大家都往这个方向就不是很好,幸好我们还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还可以享受剧场的空间。在香港空间比较窄,剧场没有那么多,常常想要多演几场也没办法。很多时候,有一些好的剧想要长一些的演出周期,就做不到。

“会漂”——一种新的可能性

“港话出品,优良制作”。

丁姐:香港到会昌的距离其实很近,潘老师要不要来会昌当“会漂”——这里有时间、空间、剧场、制作等条件可以让你创作。(潘老师:好!我们真的有设想可不可以在这里长租一个场地。)

丁姐:其实我在香港出生,香港是一个地窄、人稠,一个容易让人焦虑,生态很紧张的地方。很早之前我们觉得香港的文化是较弱的,剧场的人口也不是那么多,但是后面真的有在转变。

有原创的作品,品牌才会出来。香港话剧团早期是做翻译剧本的,后面才开始慢慢地发展创作。到现在,香港话剧团在内地有一句话说“港话出品,优良制作”。

通过戏剧看世界

我们希望用创意学打开孩子的创造力。

丁姐:潘老师之前有提到曾经在香港演艺学院工作前后有十年。其实我们在会昌也成立了一个和声戏剧技术学院。我们感受到后台技术人员的重要性,这是很重要却很易被忽略的环节。专业技术人员其实有很多东西要学习,灯光、舞台、音效等专业技巧,在国际上也很受重视。

我们就在想,一个戏剧小镇,能否有这样的技术学院?现在真的成立了和声戏剧技术学院,第一届已经有了一百个学生,完成三个月的训练,现在也全速投入到我们戏剧小镇的协助工作中。在剧场行业就是要通过实践,“在前线打仗”。

现在的教育,面对很大的挑战。资讯的爆炸,对未来孩子来讲,创造力和专注力的重要,上剧堂就是运用这样的理念,使孩子可以感受到创意的力量,从小不被外界限制思考。

潘惠森:戏剧创造者不能单单为了演戏而去做,而像这样落成一个新的中心是很有意义的,通过戏剧来启发,通过戏剧来分享怎样看世界,体会人文精神,通过戏剧打开对于生命的看法,而不是完全职业的路去走。

丁姐:那潘老师有什么对会昌戏剧小镇的寄语或者是愿景与期待呢?

潘惠森:前两天演后谈也和观众分享了一些,很荣幸全新的戏剧概念在这里发生,我们是在缔造一个历史时刻。在会昌戏剧小镇开幕的第一天,我们是作为实验剧场第一个演出的团队,你们是第一批出现的亲爱的观众。这一切才刚刚开始,未来会非常可期,我希望这颗种子在这里生长,可以从一棵树变成一个生命。

这次来到现场的观众们向潘老师表达了自己激动的心情,也提出了他们心中的一些疑问。

观众:像是之前谈到的戏剧教育,您认为在香港戏剧里面,对导演、编剧、演员这些分工,最重要的点分别是什么呢?

潘惠森:在离开演艺学院的几年前也有提出了课程改革,日常的分工像是导演、编剧还有演员,因为太过专注一个层面的事情不是很好的,创作都是跨领域的,戏剧教育的思维,剧场的制造者,你不能只懂专一的一面,在各个领域都要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丁姐:要有更全面的理解,才能做出更好的作品。虽然这些学生是培养做幕后工作、做黑衣人,将来也可能要上舞台,他们都是表演的一部分,这是我们对将来的一个愿景。

潘惠森:在掌握各种方面的知识后,你自己剧场的路是你自己决定的,而不是被选择的。

丁姐:真的很感谢潘惠森老师,期待我们和港话更多的交流,也期待潘老师和港话成为会昌的“会漂”,来这里慢慢漂,慢慢创作。

【责任编辑:胡晓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