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企业改革平稳有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泉州市国资委着力完善综合考核体系,以严实的考核激发企业活力动力。至2023年11月底,泉州市国资委所出资企业合计实现资产总额3828.90亿元,比增24.24%;营业收入529.16亿元,比增60.94%;利润总额16.83亿元,比增80.88%。
加强目标牵引,突出分类个性化考核。泉州市国资委实施差异化考核,分类确定考核重点、考核指标及其权重,“一企一策”构建中长期发展规划与短期经营目标相结合、共性质量效益指标与个性分类指标相结合、高质量发展与风险防控相结合的考核目标体系。如为鼓励泉州文旅集团着力在旅游项目提升、旅游业态丰富、旅游环境营造等方面下功夫,在考核整体营收的基础上,新增下达文化旅游领域营业收入增幅目标任务;为降低泉州交发集团公交运输成本损耗,设置百公里营运成本等个性化指标。
落实社会责任,突出服务全市发展战略。对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进行考核评价是一项系统性工程。2022年,泉州市国资委、市效能办首次将所出资企业纳入全市绩效目标考评对象,通过设定绩效目标表、每月动态更新,实现重点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化。绩效目标围绕年度重点工作设置,包括“1+3+2”专项行动任务、《市委工作要点》、市《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分解项目、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及其他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作任务等内容,并根据企业的功能定位和任务量设置不同的权重分值。如泉州城建集团考评权重侧重于“抓城建提品质”等重点建设项目建设情况,泉州晋江机场强调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聚焦关键领域,突出质量效益导向。围绕企业资本化运作、市场化改革和数字化转型,泉州市国资委进一步完善经营业绩考核奖励性加分事项,设置招商引资、资本运作、技术创新和资质信用等六个方面、十三种加分情形。为激发国有企业加大科研力度,对企业获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或瞪羚企业等科技型企业称号给予奖励加分,在考核经济效益指标时将研发费用视同利润予以加回,并要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增长率不低于20%。
强化风险防范,突出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监督和结果运用是保证制度执行的重要方式。泉州市国资委针对国资监管政策法规,设置“三重一大”“收入分配制度”“采购管理制度”“产权登记制度”“内部审计制度”“信访工作制度”等二十一个方面、九十四种企业制度执行情况扣分情形,新出台的法律法规或制度政策也可作为扣分事项,并且不设扣分上限。对巡察、审计等发现的违反制度执行情况,综合考虑后列入扣分事项,对于企业自行查出发现的违反制度的情况,视情况决定是否予以扣分。
贯彻党建重要思想,引领企业提质增效。2023年度在经济效益指标和绩效考评考核项目外,增加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考核,考核权重为15%,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内容。这一举措将党建工作转化为可考核、能量化的具体标准,推动企业把党建工作落实到企业治理各环节,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泉州市国资委将推动实施全员绩效考核,建立健全收入分配机制,进一步完善综合考核体系,通过动态监管方式,引导各所出资企业提质增效,全面提升价值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