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来袭,宁阳县磁窑片区护工朱宁涛、郑秀华来到郭家庄村特困老人郭云存家中,帮他烧旺火炉、清扫积雪,看到老人被子脏了,当即拿回家拆洗,老人摸着干净暖和的棉被,激动地流下眼泪。
如何提升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照护质量,让该群体共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近年来成为社会持续关注、政府亟待决绝的热点问题。宁阳县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引入企业市场化运作,探索形成“购买服务+集成供给+智慧监测”社会化照护模式,助力 幸福“夕阳红”。
公开购买服务,建设专业化服务队伍。坚持“市场化、专业化”服务理念,宁阳县组建起了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的救助联合体,采用政府公开招标形式,加强与专业养老机构合作,签定政府购买服务合同,细化服务项目、资金给付、监督管理等内容。将全县划分为3个片区、34个网格,参照养老机构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规范,按照不低于1:30比例配备护理人员。目前全县194名专职护理人员,全部参加省级劳动技能专业培训,取得养老护理员资质。
强化集成供给,形成精细化服务链条。针对服务对象需求,开展1周至少2次的“幸福来敲门”行动,集成化供给8大类16小项服务,实施生活照料、医疗服务和精神慰藉三管齐下,有效解决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平时照护少、住院无人陪”等难题。
创新智慧监测,打造智能化服务平台。引入“智慧+”运营模式,开发“分散供养特困老人照料护理服务监督管理平台”,研发手机“特困照护”APP。政府部门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对服务企业、护理员照护情况实时监管,对优秀员工进行表扬,对群众不满意服务人员进行调整,杜绝“拿钱不干活,出工不出力”现象。截至目前,服务人员已更换60余人,老人满意率达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