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2月27日电 12月27日,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杭州至黄山至南昌高铁黄山至南昌段(以下简称杭昌高铁黄昌段)建成通车,标志着杭昌高铁全线贯通运营。杭昌高铁连接杭州至南昌的又一高铁大通道,途径众多著名旅游景区,串起一条世界级黄金旅游线。
杭昌高铁黄昌段线路全长28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共设黄山北、黟县东、祁门南、浮梁东、景德镇北、乐平北、鄱阳、余干、进贤北、南昌东10座车站,其中黄山北站、景德镇北为改扩建车站,其余为新建车站。同步建设的南昌东站至南昌枢纽联络线,自南昌东站引出,接入南昌西站,连通沪昆高铁、赣深高铁和昌九高铁。
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中国铁设始终贯彻"来时青山绿水,走时绿水青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造了一种"山水化境、生态美丽"的别样景观。在设计前期采取了绕避、减缓措施降低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全线推广使用的环水保信息化管理、废水废渣自动回收、洞渣综合利用减少临时占地等等一项项环保举措,真正做到将"绿色"归还大自然,高标准打造了一条世界级黄金旅游线。
于实践中不断创新,为建设运维提供技术支撑
杭昌高铁黄昌段跨越昌江、信江等众多河流,岩溶地质发育强烈,全线岩溶区段长度达37公里,施工难度较大。中国铁设从设计源头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紧盯现场设计服务需求,集中突破各种建设难题。隧道衬砌带模注浆、智能腕臂预制平台、单元组合式通信铁塔、大开间无立柱信号机房、桥梁钢栏杆、电磁感应正火轨道焊接、电力视频巡检机器人等600余项设计优化和新工法、新工装、新工艺应用,如今,都是高铁跑出350公里时速的坚实基底,也是保障人们快速、安全、舒适出行的坚实支撑。
从人文美景汲取灵感,使站房与环境呼应融合
设计集团在站房设计中融入独特厚重的城市特色,建造出一座座"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的高铁新地标。
黟县东站层层错落的马头墙,两侧立面的开窗,犹如一幅国画,重现着"粉墙黛瓦"的意象,让旅客置身站房就能感受到画里桃源的诗意生活。
以山为媒、以门为形的祁门南站,实现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白色的水磨石地面结合茶色灯槽,勾勒出茶园梯田的轮廓,展现着浓郁的祁门茶文化。
南昌东站室内空间设计以"霞鹜齐飞、瑞祥绽放"为建筑设计立意主线,采用模块化拱壳结构单元体,让结构与空间实现统一。选取出站通廊、换乘厅、城市客厅等典型公共空间,发挥枢纽集聚优势,承担区域中心职能……
一座座特色鲜明的精品站房,实现了当地文化与高铁文化的完美对接,沉浸式宣传推介了昌景黄沿线的城市魅力形象。
杭昌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连接线,串联起杭州西湖、千岛湖、黄山、鄱阳湖、景德镇、滕王阁等一批全国著名旅游名胜,沿线共有9个国家5A级、70多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形成连接皖赣两省众多名城、名镇、名湖、名山的世界级黄金旅游线。
全线开通运营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对助力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