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联携光智资本开启AI能源刚需

2023-12-25 10: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经亿欧TE确认, 特斯联 将和中信重工、中 信戴卡 、 中证汇金 合资设立重 工戴卡 (洛阳)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开展风电、光伏、储能、氢能、智慧电网、 源网荷储 等新能源领域业务 。

一直以来,特斯联 以城市级智能物联网综合服务商著称 。在特斯联看来,真正的智慧城市“是一个有软件、有硬件、有建筑、有城市、有基础设施、有运营、有服务的具象化产品”。

为此,特斯联 提出AI CITY解决方案 。AI CITY的核心架构由城市实体和硬件、城市软件以及城市生态三部分构成。其中,城市实体和硬件指城市本身及城市中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智能设备;城市软件是特斯联发布的TacOS智能城市操作系统;城市应用生态则指包括停车、自动驾驶、零售等一系列智能化垂直解决方案。

目前,特斯联AI CITY已落地重庆、德阳、武汉,成为数字化管理的城市科技样板。

对包括新能源在内的碳中和业务的聚焦,始于2022年,特斯联对潜力新场景的挖掘。

特斯联CEO艾渝 曾在媒体采访中提及,碳中和是智慧城市巨大的场景和收入来源。“AI CITY建成之后就应该是绿色的。我们一直在找最大的刚需,现在看来,能源就是最大的刚需。”

01

碳中和是智慧城市

巨大的场景和收入来源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全球性问题 。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数据,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这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大气浓度在2021年都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2020年到2021年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幅,超过了过去十年的年均增长水平。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Petteri Taalas)说,“20年前,海平面每年上升约2毫米,但最近我们看到海平面上升了4.5毫米。”

为了应对气候危机,中国在2020年9月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

特斯联 提出,除了之前聚焦的领域外,碳中和是其最看好的落地场景。 特斯联CEO艾渝将 企业可在碳中和中的作为分为两类:

往上游走 ,通过新材料技术做出一系列新能源产品。比如光伏原料从多晶硅、单晶硅、颗粒硅进化到钙钛矿等等;

往下游走 ,做智慧能源。比如虚拟电厂。

其中,智慧能源所需的技术底座与 特 斯联做AI CITY的一样,这也是 特斯联主要 加码新能源业务方向的原因 。通过AIoT的技术和能力,智慧能源就是要实现能源的数字化,做到可监控、可调优。

在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管理层面,特斯联已经具备采集环境数据的能力,新切入碳中和、智慧能源,特斯联可以低成本做到技术迁移,就能实现智慧城市的更多应用。

对传统能源行业进行智慧化改造,是效果十分显著的项目。以智能电网为例,电网输配电环节的智能化能够提高能源的资源调配效率,保障能源供应的安全稳定,减少供应过程中的损耗,提升企业的环保能力。

数据来源:中电联,东吴证券研究所

据东吴证券研报统计,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完善,线损(指电力网在电能的输送、分配、管理等环节中所造成的损失)率已从2003年将近8%降至2020年的5.5%。然而以0.54元/度计居民用电,2020年我国线损电量消耗仍超1890亿元。

艾渝曾在采访中提及,中国最大体量的是基础设施建设,是传统行业 。而传统行业有近100万亿市场空间,智能经济给它们提升10%的效率,十几万亿的市场空间就出来了。

目前,特斯联发布 了 TacOS 系统及聚焦“双碳”的应用程序,可以基于应用场景数据在云端部署,提升分析预测、能耗成本预测、区域碳排放分析预测和多维用电能耗预测等效能 。

综合分析预测结果,该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综合能源利用比对,规划人员行为碳排放预算,预测智能终端设备寿命,并开展故障分析。在一些应用案例中,特斯联的方案可以达到减少30%的能耗,帮助园区、城区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实现减碳。

02

以资本优势赋能业务布局

是 特斯联 的内在基因

特斯联对新能源业务的布局与AI CITY结合碳中和的发展定位一脉相承。

亿欧TE观察到,本次通过与相关企业合资设立新能源公司开展相关业务,并不是 特斯联 第一次通过资本运作布局业务 。

2022年底,特斯联曾携旗下光智资本,对聚焦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科技企业龙焱能源科技进行领投。

其中,光智资本由光大控股联合特斯联在2020年共同发起设立,并于2022年实现了100亿元募资规模。

光智资本的运营模式是以企业为技术核心,进行外延拓展。凭借背后特斯联对智能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的认知及丰厚的产业、生态资源优势,光智资本进行前沿科技布局,为被投企业提供丰富的生态资源,助力其业务发展和创新。

如今,已落地的重庆、德阳和武汉AI CITY标杆案例证明,特斯联能够通过产业生态能力满足智慧城市的市场需求。双碳背景下,特斯联明确新能源的业务方向,在资本、技术和行业沉淀的护航下,其业务无疑将实现多重利好buff叠加。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