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守初心 驻村帮扶显真情

履职尽责守初心 驻村帮扶显真情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12-22 14: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无论寒暑阴晴,总有那么一个身影行走在南川区三泉镇观音村的田间地头、村头巷尾,乡亲们见了都会热情地上前去打声招呼,唠上几句家常。这个眼神明亮、肤色些许黝黑的人,就是重庆市烟草公司南川分公司员工陈顶忠,也是三泉镇观音村的一名驻村工作队队员。

三泉镇观音村位于金佛山东坡,抗蒙遗址龙岩城脚下,毗邻山王坪旅游度假区。从今年5月来观音村驻村伊始,陈顶忠就和工作队员一起迈开了用脚步丈量民情的步子,基本走遍了全村671户,700余人,走访老党员、老村干、村民代表,看望慰问低保户、脱贫户、特困户等困难群体,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面对面了解民心民意,收集困难问题。

陈顶忠说:“我初来乍到,村情和民意都要了解,所以驻村的第一件事就是进门入户摸清底数,扑下身子和村民打交道,这样才能和村民交心。”

在走访中,观音村5组的低保户陈贵海引起了陈顶忠的注意。

陈贵海今年59岁,家中5口人,其父陈农明88岁年老体衰行动不便,其母田福香79岁久病不能自理,儿子陈仕伦35岁智障未婚,妻子多病,家里就靠陈贵海一人维持家计。这样一个家庭,陈顶忠第一次上门时,本以为家里会破脏乱不堪,但事实上家里却十分整洁,陈贵海更是一副老实肯干的模样。

与他交流下来,陈顶忠发现,陈贵海虽家庭情况不好,但却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不愿背井离乡打工,只因担心家人无人照料;不愿碌碌无为,即使家里只有自己一个劳动力;不愿自暴自弃,所以从不抱怨生活,而是尽力做到家庭和生活兼顾……于是陈顶忠每月都会多次去陈贵海家,向他宣传党的优惠政策,鼓励他勇于面对生活。

“陈老师每次来都会鼓励我,让我大胆地发展种植养殖,销路他来帮我解决,对此我也十分感激。”陈贵海说,经过陈顶忠的鼓励,他种了两亩水稻,养了两头牛和一头猪,还栽种了红苕、洋芋,不仅靠着劳动增收,还能就近照顾家里。“陈老师心里记着我,热情没架子,还常来我家帮着做卫生、干农活,就像我的兄弟一样,所以我有啥事都愿意找他说。”对于陈贵海由衷的感谢,陈顶忠却说,是陈贵海的淳朴和乐观深深感动了他,而他也希望能帮助到村里更多这样的家庭。

陈贵海只是陈顶忠在村里走访帮扶的一个缩影,事实上,陈顶忠在村里这样帮助的人不在少数。逢年过节给脱贫户、低保户送生活用品,帮助村民问政策、查补助、寻帮扶,联系自己的单位重庆市烟草公司南川分公司多次与观音村党支部开展以“以学增智强本领 以学促干强担当 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与同事们一起去看望慰问监测户、低保户、困难空巢老人……陈顶忠坚持用心察民意,用情办实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办实事、解民忧,所以只要提起他村民都会说一句:“陈老师心里记着我们,每天都为大家的事四处奔波,我们心里感激着呢。”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以前,观音村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没有特色农业,如何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实力,这是解决观音村产业发展的难点和重点。

于是陈顶忠和同事们一起多次邀请重庆旅游规划、研学、民宿、露营、种植大户等相关行家来观音村考察指导会商把脉,着手拟制乡村振兴概念规划,谋划发展蓝图;同时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先后前往头渡镇、金山镇、山王坪镇以及巫溪县、城口县等地考察学习,并带回洋芋魔芋种子,依托各社农户试栽种,等待效益再推广,大面积栽培;配合村支两委制定乡村治理积分制,逐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强村富民奠定基础。

陈顶忠在观音村工作了6个月,时间虽不长,但对这6个月的驻村工作和生活,他也深刻地体会到农村基层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前期身份角色、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的转变都让我很不适应,但当初我是怀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来到观音村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个村的发展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初心,陈顶忠不断调整心态,在基层一线驻身、驻心、驻责,用心、用情、用力干好驻村工作,努力在乡村振兴这个大舞台上绽放自己的才华。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