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甘肃总队官兵与时间赛跑 确保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12月18日午夜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发生6.2级地震后,甘肃省的武警官兵和随队军医与时间赛跑,迅速前往灾区进行救援和医疗工作,确保当地居民的安全。

武警甘肃总队官兵与时间赛跑 确保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12-21 13:3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2月21日临夏回族自治州电 (记者 杨泽坤 马静娜)12月18日午夜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发生6.2级地震后,甘肃省的武警官兵和随队军医与时间赛跑,迅速前往灾区进行救援和医疗工作,确保当地居民的安全。

12月19日凌晨,武警甘肃总队在地震后迅速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总队共派出333名官兵,紧急赶赴临夏州刘集乡等灾区,进行紧急救援行动,截至目前总队出动兵力570余名。

武警甘肃总队临夏支队的官兵是第一批赶到灾区执行现场紧急救援任务的力量。该支队共派出了两百多名官兵,负责搜救被困人员、修复道路、运送物资以及搭建帐篷等任务。

26岁的青海籍扎西才旦是12月19日凌晨抵达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的刘集乡阳屲村的第一批官兵之一。

由于地震导致的滚石和泥土堵塞了前往受灾村庄的乡村公路,救援车辆无法到达灾区。扎西才旦和战友们拿着装备工具和应急灯,在零下十摄氏度的户外徒步数公里,抵达灾区的村庄。

在接近村庄时,官兵们看到村民在路边等待救援,其中一些人受伤。这些村民大多因地震匆忙离开家园,身穿单薄的衣物。官兵们迅速脱下自己的外套,为受伤者提供温暖。

在确认症状后,扎西才旦立即将一名腿部受伤的孩子背到一公里外的安全区域。然后,他和战友一起将一名腹部严重受伤的老人用担架抬到等待的救护车,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回忆抵达村庄的场景时,扎西才旦提到房屋墙壁和屋顶上的砖瓦掉落,情况非常危险。

"当我看到受伤者时,我感到紧迫。我没有多想,我的首要任务是迅速将受伤者送到安全区域,确保他们及时得到医疗救治。在搬运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确保他们的安全,避免二次受伤,同时保证速度,"他解释说。

在那个晚上,扎西才旦参与救援了七名被困者。根据武警甘肃总队的消息,截至12月19日上午7:30,他们成功搜救转移了45名被困群众,找到了八具遗体。

作为一名服役第五年的官兵,扎西才旦以前从未经历过地震。抵达时所见的场景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明白要尽量减少伤亡。

"在群众需要我们的时候,作为一名武警官兵,我应该挺身而出,承担责任。在我们的日常训练中,我们也有很多与救灾有关的项目,"他说。

目前,扎西才旦所在的部队主要任务是为受灾群众搭建帐篷和运送物资。自救援以来,他和战友们共搭建了一百多座帐篷。

此外,六名军医随同支队到达现场,为受伤群众提供医疗援助,35岁的王小玲是其中之一。周三,她在阳屲村进行巡诊,确保当地居民和官兵的健康。

35岁的阳屲村民周阿色在地震发生前8天刚刚接受了妇科手术,腹部的伤口尚未愈合,医生建议她回家休养。然而,当地震发生时,她的丈夫匆忙从床上拉起她,导致伤口撕裂。

在巡诊期间,王小玲在帐篷里发现了周阿色,仔细了解了她的手术史,经过与妇科专家电话会诊后,她建议周阿色尽快前往附近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然而,周阿色考虑到最近的地震,表示她想休息一段时间。

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王小玲提供了治疗和康复建议,并为相关症状开了药。

"我把我的联系方式给了她,让她随时关注自己的状况,有问题随时联系我。"

王表示,在她巡诊的几个安置点里,周阿色的病情是最为严重的,其他人大多数都是一些皮外伤,在相应治疗下能够很快康复。

12月20日,甘肃省地震救灾指挥部宣布,截至19日下午3时,甘肃省的救援工作基本结束,工作重点将转向对受伤人员的治疗和受灾群众的生活安置。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