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夯实中埃、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民意基础 ——全国对外友协会长杨万明谈中国与埃及、伊朗等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民间友好

应埃及中国友好协会、伊朗中国友好协会邀请,全国对外友协会长杨万明率团于11月21日至29日访问埃及和伊朗。近日,杨会长结合此访,就中国与埃及、伊朗等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民间友好接受媒体采访:

进一步夯实中埃、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民意基础 ——全国对外友协会长杨万明谈中国与埃及、伊朗等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民间友好

来源:中国日报 2023-12-18 16: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2月18日电 应埃及中国友好协会、伊朗中国友好协会邀请,全国对外友协会长杨万明率团于11月21日至29日访问埃及和伊朗。近日,杨会长结合此访,就中国与埃及、伊朗等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民间友好接受媒体采访:

一、这是您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后第一次出访,为何选择埃及和伊朗作为首访目的地?

作为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重要代表,埃及、伊朗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共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建交以来,两国与中国的传统友谊不断巩固和发展,各领域合作稳步推进。特别是在元首外交战略引领下,埃及、伊朗分别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于今年8月共同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国与国关系发展的根基在于人民。作为从事民间外交的全国性人民团体,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此次应埃中友协、伊中友协邀请访问埃及和伊朗,就是为了从民间层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埃、中伊国家元首间的重要共识,深化中埃、中伊民间友好和地方合作,增进人民间相互了解与友谊,进一步夯实中埃、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社会民意基础。

二、能否介绍一下此行邀请方——埃中友协和伊中友协在中埃、中伊民间友好中发挥的作用?

今年是埃中友协成立65周年。长期以来,埃中友协为推动两国人员往来、促进民间交流合作、增进人民友好感情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我会在文化、旅游、青少年等领域合作,共同打造了中阿友好大会、中阿青年友好大使项目、端午龙舟嘉年华等中埃民间友好的品牌活动。

2010年起,我会与伊中友协在两国轮流举办中伊两国友协年会。新冠疫情发生后,我会与伊中友协邀请两国艺术家用源自波斯的扬琴“云合奏”,为两国人民携手抗疫加油。去年春节期间,伊中友协精心安排德黑兰自由纪念塔灯光秀,在庆贺中国新春佳节的同时,祝贺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我会也鼓励中国大学生录制视频,向伊朗朋友送去诺鲁孜节祝福。

访问期间,我们出席了埃中友协成立65周年庆祝活动、第十四届中伊两国友协年会,与埃中友协、伊中友协达成积极共识,将进一步密切合作,深化文化、教育、旅游、友城、青少年等领域合作,增进中国人民与埃及、伊朗两国人民间相知相亲。

三、除了与埃、伊两国友好组织交流,代表团此行还出席了哪些活动,有什么突出感受?

此访期间,我们还出席了我会与陕西省政府、开罗省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埃历史文化名城对话会,会见了埃及外交部,地方发展部,民航部和伊朗外交部,文化遗产、旅游和手工业部,伊斯兰议会伊中友好小组负责人,同埃及卢克索省、开罗省和伊朗德黑兰市、伊斯法罕省及伊斯法罕市领导就加强“一带一路”友城合作深入交流。

此行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埃及、伊朗两国各界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理念的钦佩和赞同,对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高度认同。两国人士表示,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令人振奋,为埃及、伊朗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典范;中国式现代化前景令人鼓舞,将为各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创造新机遇,提供新启示。

两国政府、议会、民间等各界人士还在会见会谈中多次表示,中国在巴以冲突上的公正立场令人钦佩,期待和支持中方继续积极发挥大国影响力,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四、您刚才提到了历史文化名城对话会和“一带一路”友城合作,能否具体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历史文化名城对话会是我会联合中外友城共同打造的文化交流品牌活动。此次,我会与两国友好省市共同举办中埃历史文化名城对话会,旨在弘扬中埃传统友谊,共同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以互学互鉴促互利合作,以友好交流谋共同发展。对话会上,各方高度赞同中方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一致表示,作为文明古国,应从古老文明中汲取智慧,为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贡献力量,并就加强地方交往、深化互利合作、促进文明互鉴等达成了积极共识。

地方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推动力量和重要支撑。今年10月,我会与北京市政府共同举办了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地方合作专题论坛。此访是落实专题论坛成果的实际举措,访问期间我们与埃、伊两国地方负责人就加强经贸、科技、环保、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赴实地考察,为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友城合作打下了基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也在于利相融。我会将更好统筹推进文化交流和友城合作,以“心相通”促进“利相融”、助力“国之交”,积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总体外交全局,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

五、请问贵会对下一步与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民间友好工作有什么考虑?

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是中国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明年是中阿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我会将落实首届中阿峰会成果,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办好机制性活动,在阿拉伯国家举办第六届中阿友好大会、第四届中阿城市论坛,在中阿青年友好大使项目基础上,推动打造金砖国家青年友好大使项目;二是加强民间交往,与伊中友协在华共同举办中伊两国友协第十五届年会,加强文化、教育、旅游、友城等领域民间交流合作;三是开展文明对话,适时邀请阿拉伯、伊斯兰等国家友好组织和城市参与我会举办的文明古国友好组织对话会、历史文化名城对话会等活动,共同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也欢迎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支持中国与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民间友好事业,促进中国与地区国家人民相互了解与友谊,携手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胡晓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