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诸暨举办“探源——枫桥历史文化展”

浙江诸暨举办“探源——枫桥历史文化展”

来源:新华网 2023-12-13 19: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由中共诸暨市委宣传部、诸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枫桥镇人民政府主办,诸暨市博物馆(市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绍兴博物馆、诸暨市档案馆、诸暨市图书馆、诸暨市裕昌号民间艺术博物馆协办的“探源——枫桥历史文化展”在诸暨市博物馆临展厅展出。

展览以时间为序,分“千年名镇”“文教昌盛”“和美枫桥”三个篇章,系统展示历史时期枫桥境内出土或与枫桥文化有关的代表性文物藏品152件(组),力图从文化基因的角度,全方位、深层次追根溯源,探寻枫桥独特自然环境所造就的人文内涵。

第一篇章“千年名镇”,分“於越旧都”、“义安县治”和“婺越通衢”三个小节,从春秋战国、唐代、宋代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展示枫桥在历史上的地位。

第二篇章“文教昌盛”,分“崇文尚礼”、“修身齐家”两大部分,以大量精美文物、碑帖碑拓和珍贵古籍,重点展示宋以来枫桥文教昌盛,人文荟萃,达到人文巅峰的盛况。

第三篇章“和美枫桥”,分“古村探迹”和“采风问俗”两部分,通过对枫桥境内古村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谱牒家训以及民俗民风等多维度呈现,表现现代枫桥安居乐业的和美生活及以“和文化”为特质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展览展出地下文物丰富,且百分之八十以上为枫桥区域出土,另外,整合了市内外多家馆藏资源,绍兴博物馆、诸暨市档案馆、诸暨市图书馆、诸暨市裕昌号民间艺术博物馆鼎力支持,出借珍藏,为展览增色不少。在展览的筹备阶段,引入在学术研究领域成绩卓著的文史专家,为展览大纲把脉问诊,建言献策。以专业的方式,全面梳理,严谨考证,用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来做展览,将地下文物与传世文献互相印证,将地方考古成果与名人手迹、遗存一同呈现。在形式设计上,为迎合展览主题和更好地烘托展品、图版、展墙和艺术装饰的层次感,在色彩上以咖色、土黄和蓝绿色作为三个单元的主题色,整体以暖灰色为主基调,整体统一协调又有恰当的变化,为观众营造出视觉舒适、整体和谐的观展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还充分挖掘枫桥元素,精心设计了一套“印象枫桥”系列的文创印章,诸如枫桥地标“小天竺”、“枫桥大庙”、国保单位北宋东化成寺塔乃至老台门上镌刻着的寓意美好的门额文字,枫桥地区出土的精美文物如东汉神仙车马画像镜、唐代花枝镜都被浓缩于方寸之间,化身为一枚枚印章,供现场观众打卡留念。

鉴古知今,向史而新,追溯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探索未来。展览旨在从文化视角审视“枫桥经验”产生的内在基因,展现千年名镇背后支撑的厚重博大的文化底蕴,那是千百年来在枫桥大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进而探源“和美枫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展览期间,诸暨文博讲坛还推出讲座《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

当我们与文物隔空对望,回溯历史,能从“来处”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亦能为“去处”凝聚赓续文明、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于“枫桥经验”而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其创新发展的精神命脉和坚实根基,是其区别于其他文明成果的独特标识,只有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探源历史,致远未来。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