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低碳意识与低碳行为网络调查报告》在COP28边会发布

《报告》根据大样本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包括研究背景、调研方法、调查结果、结论和建议四个部分。

《中国公众低碳意识与低碳行为网络调查报告》在COP28边会发布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2-10 16: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2月10日电 2023年12月10日,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资助,绿普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组织编写的《中国公众低碳意识与低碳行为网络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 "低碳消费与绿色供应链减碳"边会正式发布。《报告》得到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华环保联合会、安利公益基金会、腾讯碳中和实验室的支持和帮助,问卷调查通过腾讯企鹅有调开展。

《报告》根据大样本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包括研究背景、调研方法、调查结果、结论和建议四个部分。面向全国31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投放问卷,共回收有效样本10,859份,调研样本符合统计学有效性要求,调研内容涵盖了气候变化认知,低碳意识,以及食、住、行、办公、购物领域低碳行为践行。本报告不仅描绘了公众低碳意识与认知水平、低碳行为践行程度,更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logit回归模型等进一步探究了影响公众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提升的影响因素。

《报告》发现,中国公众低碳意识与低碳行为呈现出新特征,整体水平有所提升的同时,在食、住、行、办公、购物不同领域存在一定差异。在低碳意识方面,公众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生活知晓率较高,分别达到81.1%和86.7%,但对"双碳"目标及"碳普惠"机制这类新概念的知晓率分别只有75%和75.6%,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低碳行为方面,公众在餐食、居住、出行、工作、购物等领域的低碳知晓率和低碳行为之间存在"知行差异"。例如,受访者中认为"买咖啡、茶饮等自带杯子" "非常有效"和"比较有效"的占84.2%,但实际践行时"总是做到"和"经常做到"的仅占69.3%。值得注意的是,受访者在光盘行动、绿色出行等低碳行为与低碳意识践行程度的一致性较高,这与中国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发起公众环保行动和企业及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有关。例如,中国制定和出台了《反食品浪费法》,民间和企业积极发起"光盘行动"。

研究显示,低碳意识是影响低碳行为最关键的因素,低碳意识对低碳行为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稳健性。Logit 回归分析表明,随着低碳意识水平的提升,公众在餐食、居住、办公、出行和购物五大领域践行低碳行为的概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因此,低碳知识的普及和对低碳行为有效性认知的提升,能够显著提高公众的低碳态度和行为意愿,进而促进公众践行低碳行为。在外部因素方面,低碳生活配套措施和服务还不健全,低碳信息和激励措施相对缺乏会影响公众践行低碳行为。

《报告》对推动公众践行低碳行为的"碳普惠"机制发展给出了建议,要创新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的宣传手段,进一步提升公众的低碳意识和对"双碳"行动了解,包括结合《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简称《公民十条》)推动公众参与和践行低碳行为;健全和完善各类低碳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应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公众使用低碳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方便程度;通过"碳普惠"机制和平台,让公众能够从践行低碳行为中受益;推动政府、企业和公众在消费端碳减排行动中的协同与合作。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贸易与投资专委会荣誉主任委员唐丁丁表示,公众领域是推动双碳目标落实的一个重要领域,本研究通过获取10000多份调查样本开展定量分析,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准确性与统计稳健性,形成了一项非常具有研究意义的低碳工作成果。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碳中和科技与战略中心主任王元丰表示,本研究调研数据质量高,问卷设计科学合理,研究方法科学扎实,形成的调研报告意义重大,填补了国内外公众低碳意识与行动的数据空白,充分展示了中国公众参与低碳行动的成果与风采,也为后续开展同类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