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碾压混凝土暨胶结坝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第九届碾压混凝土暨胶结坝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12-09 13: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2月9日电 12月4-5日,由中国大坝工程学会与西班牙、日本和法国大坝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碾压混凝土坝暨胶结坝国际研讨会在羊城广州举办。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和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理事长矫勇出席并讲话,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米歇尔·利诺等致辞。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340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碾压混凝土坝和胶结坝技术及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展开研讨,共同分享最新研究与实践成果,积极为推动坝工事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碾压混凝土坝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的一种筑坝技术,具有施工简便、安全、快速特点,可以显著缩短工期和降低造价。目前世界已建成碾压混凝土坝超过860座。我国80年代引进这一先进技术,目前已建在建碾压混凝土坝300多座。胶结坝是我国坝工专家在土石坝与混凝土坝之外提出的新坝型。它采用"宜材适构、宜构适材"筑坝理念,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并通过胶结增强后,使大坝既具有施工便捷、费省效宏、生态环保优势,又具有漫顶不溃安全特点。目前全世界已建在建和设计中的胶结坝有200多座。

刘伟平向与会代表分享了中国水库大坝建设管理经验,他指出,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影响,水旱灾害事件频繁出现,水库大坝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保障国家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

矫勇指出:在世界坝工领域发展进程中,我国不仅对创新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增强施工质量做出了贡献,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胶结坝新坝型。其优势在于筑坝材料的当地化和当地材料的胶结化,不仅可以在非岩基上筑坝,而且具有"漫顶不溃"特点。

此次会议共有114篇中英文论文进入交流文集,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52个,10家单位参加技术展览。会后部分中外代表分别赴碾压混凝土坝和胶结坝工程现场进行调研。

【责任编辑:陈丹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