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惠民县的育苗产业又开始红火起来,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不仅满足了当地的用苗需求,更是实现了由买到卖的华丽转身,小小秧苗走向了全国各地。
在惠民县麻店镇富众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株株秧苗青翠欲滴、长势旺盛,这些西瓜、甜瓜等订单优质种苗具有成活率高、抗病性强的特点,适龄后将以每株1.5元的价格陆续发往客户手中。
“一茬苗子生长周期一般在50天左右,一部分供应当地,一部分走到了北京、甘肃、宁夏等地。”惠民县麻店镇富众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员李春鹏说,今年订单已经达到了1500万株,比去年增长了一倍。
订单培育、产销两旺,小小秧苗走向了全国大市场,当地瓜菜种植在上世纪90年代就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可多年来育苗产业却是一片空白,秧苗几乎全部依靠外运,农业生产效益始终没有大的突破。
“育苗的种子没什么保证,这是一个大的弊端,技术、管理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问题,不但产量不是太高,而且有时候还会造成巨大损失。”惠民县麻店镇富众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员张志国说。
为打破现状,当地实施“种苗育繁一体化”的现代产业发展模式,富众果蔬与专业农业企业展开合作,投资1000多万元规划建设了瓜菜育苗标准化大棚15个,育苗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极大提升,年育苗能力达到2000万株。
“主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育苗实验示范和应用推广,比如说我们当地以往在育苗上90%的采用插接的方式,现在我们对嫁接砧木不断进行更新换代,同时逐步推广贴接技术,能够实现果品提前上市,产量也大大提升。”惠民县麻店镇富众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宁说。
目前,惠民县麻店镇已注册育苗合作社70多家,全镇年育苗达2亿株,带动全镇90%农户种植瓜菜,种植面积突破9万亩,户均增收2万多元,在解决了当地用苗难题的同时,也卖向了全国10多个省份,红火的育苗产业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内源动力。
“把育苗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常抓不懈,依托产业基础和重点项目建设,通过加强技术培训、调整种植结构、种质资源提升、完善技术标准等措施,不断提升育苗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惠民县麻店镇党委副书记高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