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通模式在法律研讨会上获认可:为小微企业融资开辟新路径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2-01 12: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3年11月,北京举办了“创新运营模式——合同联营法律定位”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主办,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参与。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最近投资圈火热的滴灌通模式的法律定位、风险防控以及其在社会中的价值。

滴灌通模式,是指滴灌通首创的收入分成投资模式,通过投资对象的收入而非股权作为投资标的,为小微企业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融资方式。该模式不占股份,设有明确退出期,并不干预企业日常经营,无需担保抵押和保本要求,以共同承担经营风险。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凯湖在研讨会上表示,滴灌通模式在合法性上具有坚实的基础,不存在法律上的实质风险,且在支持实体经济背景下,发挥了积极的社会作用。

最高人民法院原法官田朗亮指出,滴灌通业务模式未涉及境内公众资金的吸收募集,未影响金融安全与社会稳定性。他认为,应当为新商业模式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鼓励创新和探索。

会议还讨论了滴灌通模式在实际运营中的风险和挑战。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但也需要关注资金使用的效率和目的,确保其用于生产经营活动。

截至2023年10月底,滴灌通已与超过11,000家小微门店建立合作关系,涵盖了675个品牌,投资金额累计达到31.9亿元人民币,覆盖了123个不同的品类。这些数据不仅证明了滴灌通模式的有效性和潜力,也反映了其在小微企业融资领域的重要地位。

会议总结指出,滴灌通模式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对小微企业融资具有积极意义,并且为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预计该模式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作用。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