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8 日,连接四川成都和青海西宁的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开通运营,结束了川西北不通铁路的历史。
十二年攻坚克难终结硕果,又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新时代,铁路建设亲于民、融于民、利于民,一批极具代表性的铁路工程谱写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宏伟史诗。川青铁路问世,不仅是为人民群众打造一条便捷的“黄金通道”,也为助推社会经济昂扬向前构筑起一条“新跑道”。
执与时俱进之笔,为西部发展“把薪助火”。经济新格局催生现代化五彩斑斓生活底色,科技、贸易、信息等资源交互愈发紧密,拉近核心功能城市时空距离,构筑一条更加便捷快速的大动脉,川青铁路项目方案孕育而生。川青铁路全长927公里,其中四川段车站18座、甘肃段6座、青海段4座,待全线开通运营之际,将极大丰富西北地区铁路网的布局,切实提高青海、甘肃、四川三省的交通通达度,把位于中国西北方向的兰西城市群和西南方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连在一起,为两个重要增长极的互融互通提供坚实的运力支持。
执立民为本之笔,为群众幸福“添砖加瓦”。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征程上,铁路对于衡量当地群众幸福指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受地理位置等现实因素,川西北迟迟未出现钢铁长龙的身影。川青铁路开通后,川西北一步跨进动车时代,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各民族共享时代红利,美美与共、其乐融融。川西北一直是人们旅游打卡的热门目标,川青铁路在成都与新成昆铁路、成渝高铁等互联互通,将西南地区旅游资源加速融合,让以旅游资源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迎来空前的契机。相信在铁路的助推下,少数民族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民族复兴的梦想之路会越走越好。
执业兴乡旺之笔,为区域协同“快马加鞭”。我国大城市功能核心空间范围的不断延伸,当下城市交通布局难以满足多层次发展的需要。川青铁路将在大西北客流货通上扮演重要角色,助力沿线群众改善出行方式,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在培育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川青铁路也将发挥积极作用。沿线绿色农牧业乘势而上,生态工业振兴崛起,全域旅游蓬勃发展。丰富多样的农特产品、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力,更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打开发展格局新局面,人流、物流、资金流势必会伴随川青铁路开行运营加速往复循环,“经济一体化”趋势更加显著,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指日可待。
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扬帆逐浪行。排除万难艰辛修建的川青铁路,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青年军”,其通车运营也彰显了中国铁路便民、利民、惠民的决心和意志。我们相信,中国铁路会越来越好,人民群众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孙鹏、袁成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