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我国已与86个国家签署双边司法协助条约

司法部:我国已与86个国家签署双边司法协助条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11-23 21:2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北京11月23日电 11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法治建设、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司法部部长贺荣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我国已与86个国家签署双边司法协助条约,与17个国家签署移管被判刑人条约,年均办理国际刑事司法协助请求300多件、民商事请求3000多件。

贺荣介绍,司法部着力提升涉外立法质效,和有关部门一起做好对外关系法、外国国家豁免法、领事保护与协助条例等重要基础性法律和法规的研究起草、审查修改工作。司法部正在牵头修订仲裁法,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提高涉外仲裁制度开放性的仲裁制度。我国涉外法律体系正在不断健全。目前,还有包括反洗钱法等一批涉外立法项目正在抓紧推进。

在深化法治领域交流合作方面,司法部承担国家法治对外合作工作,履行国际司法协助条约确定的对外联系机关(中央机关)职责。今年9月,我国成功举办第十次上海合作组织司法部长会议。加强与联合国毒罪办等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的交流,在打击跨国犯罪、法律服务、司法协助、被判刑人移管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在以法治方式保障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方面,司法部支持北京、上海、广东、海南等地加快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同时,强化律师、公证、商事调解等方面的涉外法律工作,与驻外使领馆共同开展海外远程视频公证,培育发展商事调解组织,统筹各类涉外法律资源,服务我国公民和企业"走出去"。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律师联盟作用,打造法律合作平台,为国际贸易、跨境投资、海事海商等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

贺荣表示,目前,我国律师事务所在3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80家分支机构,涉外律师有1.2万多人,司法部将致力于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涉外律师队伍。今年以来,全国办理涉外公证业务250多万件,公证文书发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涉外仲裁3000多件,涵盖金融、工程建设、合同买卖、知识产权、数字经济等领域,标的额累计1000多亿元,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