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水道”焕发新动能!兖矿泰安港码头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近日,由中建筑港承建的兖矿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码头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据了解,兖矿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码头项目建设5个1000吨级泊位(水工结构按靠2000吨级船设计)及相应配套设施,泊位全长400米,码头结构采用高桩梁板式结构。

“黄金水道”焕发新动能!兖矿泰安港码头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11-17 17: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由中建筑港承建的兖矿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码头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据了解,兖矿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码头项目建设5个1000吨级泊位(水工结构按靠2000吨级船设计)及相应配套设施,泊位全长400米,码头结构采用高桩梁板式结构。主要货类为煤炭及制品、钢铁及其他件杂货,预测年吞吐量1060万吨,设计年通过能力1128万吨。

1.港产融合,“物流港”转型“制造港”

施工过程中,中建筑港兖矿项目人员针对复杂的地质情况和汛期水情变化,优化施工工艺,采用多种施工设备接力施工的方法,按期高质量完成码头桩基工程施工,总结高桩梁板式码头在内河段建设应用的优缺点,提高了工程质量。依托产业园大仓储、大运力优势,推行前港后厂,实现供应链和产业链相互配合、协同发展,招引相关企业投资建厂,推动“物流港”向“制造港”转型升级。

2.绿色低碳,“数字化”打造“智慧港”

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造智慧化智能建造项目,对风险进行有效把控。运用“智慧工地”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环保等各方面进行更准确及时的数据采集、挖掘和分析,实现更智慧的建筑施工全过程综合管控。项目获评山东省交通运输厅“2022年度平安工地建设省级典型工地”。

利用BIM技术实现码头建筑信息的三维可视化,让施工人员更好了解工程细节和结构,优化施工方案,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遗漏、错误和返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保障项目履约。兖矿泰安港作为全省重点打造的现代化内河港口,建设数字中控平台,实现设备运行自动化、数据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绿色智慧港口。

3.能源储备,“大供给”推动“大发展”

项目建成后,将连接瓦日铁路、大清河,贯通东平湖、京杭大运河,是“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发挥“黄金水道”优势,将北方煤炭、化肥、建材等大宗物资运至长江中下游,预计年度节约运输成本3亿元以上,带动城市发展,赋能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

奋楫双载结硕果,继往开来再扬帆。作为山东省重大项目,中建筑港兖矿泰安港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重要的区域性能源集散中心,对落实国家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保障能源稳定供应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中建筑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实现稳中提速、稳中提质、多元发展,孵化了包括“海洋基地建设尖兵”在内的四大专业品牌,在山东、河北区域承建的济南港主城港区码头、黄骅港液化码头等项目也陆续迎来重大节点。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将以实际行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擦亮品牌名片。

(通讯员 夏鹏飞 孔令宜)

(夏鹏飞 孔令宜)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