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青田华侨回乡创业成为潮流——走出青田,赢回世界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1-14 16: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不到60万人口,却有38万人在世界各地闯荡;深处大山,却拥有着70多国家10多万种商品的大市场;15万华侨回乡创业,带来了世界上最时尚的产业。

走出青田,赢回世界,这里便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浙江青田县。

11月12日至15日,第五届侨博会在青田拉开帷幕。期间,吸引了一批优质的洽谈对接项目,其中华侨产业项目43个、制造出海项目22个、生活方式项目38个,这批项目总投资额超97亿元。

丰富的华侨资源已然成为了青田的独特优势和“问海借力”的金钥匙,同时,也代表着青田“越洋出海 ,双招双引”的重要成果,有力推动了青田“地瓜经济”提能升级。

“筑巢引凤”发展总部经济

6大展区、1700个展位、展示展销面积9万平方米,800家国内外葡萄酒代理商、300家咖啡类企业及全球生活方式进口企业、500家日用百货企业参展……今年侨博会的规模超过往年任何一届。

侨博会作为浙江承接上海进博会溢出效应的十大平台之一,很多华侨不远万里,回乡参加侨博会,侨博会也成为了青田“双招双引”的舞台,为了满足华侨回乡创业需求,分成六个组进行商务洽谈。

早在300多年前,青田人从上海乘船北上到旅顺或营口,经陆路至东北边陲满洲里出境,沿西伯利亚铁路到莫斯科,再转赴欧洲各国。一代又一代人用脚步,踏出一条青田连接世界的路。

每逢回家探亲访友,华侨们拎回了一箱箱“洋货”,挨家挨户拜访,后来很多华侨不满足于拜访需求了,而是整集装箱、整集装箱运回国,做起了进口贸易生意。

与此同时,青田县委、县政府瞄准上海进博会溢出效应,在青田举办了华侨进口商品博览会,吸引更多华侨回乡创业。

2015年,青田侨乡进口商品城的诞生,让在欧洲奔波创业了23年的周勇欣喜不已,把在意大利威尼斯的生意交给家人打理,回到了家乡建起青田红酒中心。

“有了事业,就可以常常回家了。”周勇说,38万在海外的青田华侨,离家万里,家乡故土永远是魂牵梦绕的羁绊。“很多华侨在海外打拼多年,现在也具备了回国投资的实力,如果能回到家乡当然是首选!”

侨乡进口商品城首期推出,迅速火爆,170多家侨商企业争相落户。食品、乳品、服装、日用品……欧美名品汇聚,进口生意日新月异。

海外侨商返乡成为潮流,青田华侨回归形成雁阵。在这群“头雁”中,旅居西班牙的欧洲华商会副会长毛燕伟,是其中之一。而他回到青田,所从事的事业,就是将西班牙的优质葡萄酒介绍到青田来,并借助侨乡进口商品城推广到全国。

回想起20年多前的出国打拼,毛燕伟至今仍唏嘘不已。白天在制衣厂上班,晚上在街上跟姐姐卖花,那种艰辛让他好几次要打退堂鼓,好在一直坚持了下来,并创业成功,做起了百货生意,赚到了“第一桶金”。

2015年,毛燕伟抓住家乡打造进口商品城的商机,与朋友一同在青田创办贸易公司,当起了西班牙红酒的“国际搬运工”。如今,他在全国开出了近百家门店,俨然成了青田土生土长的“大地瓜”。

西班牙华侨陈铁民,是欧洲有名的“袜子”大王,这次侨博会上,他不远万里赶到家乡准备投资袜业生产基地,年产1.2亿双袜子,出口欧洲市场。陈铁民说,在东北、浙江兰溪等地,他们均设有加工厂,为了支持家乡建设,他还准备把总部搬迁到青田,通过“义新欧”中欧班列,让“青田制造”源源不断走出国门。

西班牙华侨阮爱高听说青田县要发展咖啡产业链,从西班牙马德里赶到了青田,准备投资千万欧元在青田建立咖啡机生产线,没想到,跟他有一样想法的华侨有三家,他原以为要通过竞争才能拿下项目,没想到县里马上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在洽谈会上,潘伟县长马上拍板,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在侨博会结束后明确落地区块,尽量选择县城附近,并建议他们设立可以让客户能够沉浸式体验的工厂。

2018年,青田县正式成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相继出台了《华侨回乡兴业安居》、《同心共促乡村振兴》、《加快华侨要素回流、推进共同富裕的若干意见》等20多个相关政策文件,积极做好华侨要素回流,为华侨回乡创业创造良好条件。迄今为止,全县有15万华侨回乡创业,而且大多数华侨都将总部设在了青田。

百亿侨资建设美好家园

“侨见世界,博览美好”作为今年侨博会口号,在侨博会之夜上,灯光璀璨,这八个字光彩夺目。面对这八个字的青田华侨,总有一种言不由衷的自豪感,原来自己的家乡这么美丽。

走在青田街头,满街的咖啡厅,西餐馆、网红桥、欧式建筑,让人恍然之间有种置身在欧洲的感觉,为了建设自己美丽的家乡,青田华侨更是不遗余力,投资创业成了他们最直接的告白。

在侨博会上,意大利侨领叶先平再次追加2.3亿元,在青田三溪口投资水上娱乐项目,此前,他投资17亿元的威尼斯康养小镇一期工程已经完工。

“回乡建设美好家园,其实是我们老一辈华侨最真切的想法。”今年57岁的叶先平说,他此前有一半时间在外闯荡,祖国的强大和叶落归根的想法,让他和众多华侨一样,回国“二次创业”。叶先平坦诚地说:“多亏青田出台华侨回乡兴业安居的政策,并一路扶持着我们创业,才让康养小镇这个项目建设得如此顺利。”

青田县招商中心主任徐万生介绍,此次侨博会上,第一批签约的华侨产业项目有10个,总投资28.8亿元。有高科技的索威尔喷漆机器人项目,也有全国首个“哈蒙”切片厂落地,更有利用家乡美丽山水建设的有邻山庄君颐侨宿综合体项目、威士忌庄园项目、东方威尼斯水上运动乐园项目、瑞士中国医养基地项目等。

华侨在引入项目在注重生态环保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好家乡的山水,让项目与之融为一体。“保护好乡村原有的建筑,才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的山水之中。”意大利归国华侨陈凤岗表示,在找项目过程中,他看中了仁庄镇废弃的砖窑厂,经过两年的改造,摇身一变成了“砖窑城堡酒吧”,目前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去年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营业额200多万元。

据青田项目交易中心统计,几年来,华侨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就有30多个,总投资额超过了百亿元。

鼓励引进欧式庄园、城市主题酒店、乡村精品侨家乐等具有经典异国民俗风情的项目,尤为引人关注,对此,青田还出台了具体扶持政策。“发展民宿、农家乐以及其他休闲养老创业创新项目,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给予10万元补助;新评定为省白金宿级旅游民宿,给予40万元的奖励。”

今年青田又出台了《青田县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鼓励青田时尚的生活方式走出去,11月9日,青田政府主导的“西餐大师”旗舰店落户杭州,标志着青田继“青田洋货”又一个公共品牌走出青田。

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奔跑

青田作为浙江省二十六个山区县之一,城乡均衡性却居全省全国前列,2022年,青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74,而全省比值为1.90。

毋庸置疑,青田华侨回乡创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青田大力实施深化华侨要素回流工程,以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引凤归巢,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侨乡共富大花园。

在青田汤垟乡西天村,巴西华侨董小斌看中了家乡的养牛项目,2020年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他投资140万元创立了兴兴家庭农场,在2600平方米的荒山上试养高山牛。如今,第一批20头牛试养非常成功。

“这几天我们正在准备引进第二批牛,计划养殖200头。”兴兴家庭农场负责人董小斌介绍,像他这样回乡创业的华侨不在少数。好在家乡政府鼓励支持华侨返乡创业,并通过项目平台帮助他们出点子,送服务。

曾在加拿大学习先进养猪技术的赖建兵投资3亿元,回到家乡在青田县海口镇建立了全省规模最大的全封闭式数字化养猪场,不仅无偿帮助周边养殖户引进良种母猪,传授养殖经验,而且还解决了当地大批农民的就业问题。

在青田县仁庄镇愚公农场,农场主徐冠洪是位“归侨农民”,年轻时也曾只身闯荡法国,2011年,徐冠洪返乡养起了田鱼,十几年间,徐冠洪探索出“免耕、免除草、免施肥、免洒农药”的新型稻鱼共生有机循环模式,带动了周边300余户村民参与生产,增收总值超500万元。

怀着梦想远渡重洋,领着世界回到青田。在海外闯出一片天的青田华侨,如今又跨洋越海回到家乡,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青田来说,就是要加大力度推进改革做特做强浙江(青田)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青田县委书记林霞说,为更好拓展共同富裕与“世界青田”之间的通道,青田将以国际化视野谋划全局,充分发挥38.1万华侨大军资源优势,以“侨”为桥、借“侨”出海,争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过去,华侨带领家乡民众“致富”;现在,华侨和家乡民众一起“共富”,在青田“双招双引”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青田华侨回乡创业,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奔跑。(图片由阮春生 叶锦霞 青田县委宣传部授权提供 )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