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中国海警局执法部联合印发《办理海上涉砂刑事案件证据指引》

最高检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中国海警局执法部联合印发《办理海上涉砂刑事案件证据指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11-07 20: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北京11月7日电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中国海警局执法部(下称"三部门")联合印发《办理海上涉砂刑事案件证据指引》(下称《指引》)。《指引》从办理海上涉砂刑事案件的基本原则、证据种类、取证要求和审查重点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提出明确要求。

《指引》明确,办理海上涉砂刑事案件,应当遵循证据裁判、全面客观、依法规范、权利保障四项原则,并依法列明了公安机关、海警机构侦查取证和检察机关审查办案应当把握的基本遵循,进一步促使办案人员树立证据意识。

海上涉砂刑事案件主要涉及非法采矿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两个罪名。《指引》从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量刑情节等五方面分别规定了这两类海上涉砂刑事案件需要重点收集的证据,为审查办理该类案件指明方向。其中,对于犯罪主体,要甄别是否属于单位犯罪;对于犯罪主观方面,要查明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明知;对于犯罪客体,要查明行为人是否存在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情形;对于犯罪客观方面,要查明行为人的盗采经过、盗采价值等。

《指引》还对"证明客观方面的证据"进行了细化,具体包括"证明盗采经过的客观证据""证明盗采经过的言词证据""证明盗采犯罪数额的证据"三个部分。为积极回应调研中有些地方提出的"盗采海砂案件中犯罪数额认定困难"这一问题,《指引》单独设置一节,对如何查清盗采犯罪数额作出详细规定。

三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各级检察机关、公安机关、海警机构要依法严厉打击海上涉砂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打击合力,进一步规范、提升海上涉砂刑事案件的办理质效。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