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专:奋斗在精准扶贫的日子里

叶红专:奋斗在精准扶贫的日子里

来源: 新湖南客户端
2023-11-04 20: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文/叶红专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工作了46年,我见证和参与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方方面面,其中最难忘的是陪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湘西州的那些往事,是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众志成城决战贫困的那些日子。

2013年11月3日,持续好几天的绵绵秋雨忽然停了,温煦的阳光洒遍湘西的土家苗寨,让人在金秋时节倍感舒爽。我的心里无比激动而又满怀期待,总书记就要来湘西了,就要来看望深度贫困地区的父老乡亲了。

总书记视察湘西州的第一站,是凤凰县菖蒲塘村。他一路走一路问,同村干部、农技人员和村民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了解村里种植水果的品种品质、生长周期、土壤气候和产量价格。走到水果展示区的时候,总书记拿起一个红心猕猴桃品尝,点赞说“品味很好,口感很好”。走到一片果园时,总书记饶有兴致地摘了两个柚子,放进一旁采收的框里,还幽默地说摘柚子也是个技术活。接着总书记走到正在分拣柚子的群众中,询问柚子的销售情况,问今年的果子是否卖得完。村民们说,果子销路很好,现在都有外地老板跑到这边来收购。总书记告诉大家,发展水果一靠科技,二靠市场,要盯牢市场,看远一点,并祝大家果园发展越来越好。在村口的路上,总书记还问我土家族和苗族有什么特点,我给总书记一一介绍了相关的历史、文化、语言和服饰等情况。离开菖蒲塘的时候,乡亲们难分难舍,大家都捧着柚子要送给总书记。

当天下午,我们陪同总书记一行来到矮寨大桥。站在桥上,总书记感叹道“很壮观、很雄伟”,说中国的桥梁建造技术很先进,不输给外国人,赞誉矮寨大桥是“中国的圆月亮”。随后总书记沿着观光通道欣赏德夯峡谷风光和山谷中的千年苗寨,感慨地说像“小张家界”,发展旅游不错。总书记为湘西州的交通变化感到高兴,并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改善交通设施条件很重要。

离开矮寨大桥后,总书记一路辗转来到花垣县十八洞村。当时的十八洞村,只是山沟沟里的一个非常贫困的小村落,进村公路逼窄崎岖。村里的条件也很差,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了,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小孩。总书记走进的第一户人家,就是苗族老人石拔三家,漆黑的小木房子,唯一的电器就是挂在屋梁上的节能灯。见到有客人来,石拔三老人特别激动。总书记亲切地握住老人的手,问她多大年纪。老人说自己64岁了,总书记笑着说“你是大姐”,并问她吃得饱吗、有果树吗、养猪了吗?总书记还特意查看了老人家的谷仓、床铺,走进灶房、猪圈,事无巨细地了解她家的生产生活情况。随后,总书记在村里的坪场上和村民们进行座谈,亲切地拉家常、话发展。我们也很荣幸参加了这次座谈,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也就是在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指引万千群众摆脱绝对贫困、迈向全面小康的重要理念。

陪同总书记视察湘西,我切身感受到了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务实的工作作风、非凡的远见卓识。如今十年过去了,陪同总书记时的点点滴滴丝毫不曾忘记,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仿佛融进了我的生命里。正是总书记的言传身教和殷切嘱托,让我们得到极大启发,也倍感责任使命,对后来全州上下众志成城决战贫困给予了莫大鼓舞。湘西的发展,也正因总书记的视察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发生了历史性改变。

总书记视察之后,州委立即召开全州领导干部大会,原原本本传达了总书记的每一项重要指示。为了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我们坚持把“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实践要求贯穿到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这首先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我走遍了全州所有乡镇,把特困村都看了一遍,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心声。通过深入基层调研,我深感像以前那样“撒胡椒面”式的扶贫,达不到预期效果,必须坚持精准精细,把对象搞清楚,把穷根挖出来。经过反复调研,我们总结出了“四进五出”的精准识贫办法,把不合符条件的对象及时清退出去,摸清低保户、残疾户、重灾户、移民户、大病重病户底子,把他们都纳入进来,实行动态监测调整,做到应进必进、应出必出,这一做法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真正解决了如何精准识贫的问题。同时基于历史条件、自然地理、民族习俗、产业基础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我们又划定腊尔山片区、吕洞山片区、龙永片区、红土壤片区“四大特困片区”,作为脱贫攻坚的贫中之贫、重中之重,集中精锐力量和优势资源聚力攻坚。

贫困底数摸清了,但如何做到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呢?为了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我们组织扶贫办、发改、财政、教育、卫健、交通、水利、民政、住建、农业等部门和各行各业的群众代表,逐一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吸取基层干部和群众智慧,最终形成了湘西州精准脱贫实施方案,把“精准”二字贯穿其中,既充分体现了总书记“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重要指示精神,又结合湘西州实际进一步丰富细化了具体内容,根据不同贫困类型和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实施发展生产脱贫、乡村旅游脱贫、转移就业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发展教育脱贫、医疗救助帮扶、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保障“十项工程”。方案出来后,我们豁然开朗,一下子找到了工作抓手,明确了攻坚重点。

思路厘清了,措施制定了,剩下的就是一个“干”字。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州的重要政治任务和首要民生工程,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目标,集中精力攻克贫困堡垒。说实话,从那个物资匮乏年代走出来的我,对吃不饱、穿不暖这个问题感受尤其深刻。虽然历经“八七”扶贫攻坚、西部大开发、建整扶贫等阶段,湘西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和改善,但也还有一些农村贫困程度深,有的群众一月吃不上一两餐肉,一年穿不上一件像样的衣服,喝水要跑到数公里外去挑……看到这些情况,我心里犹如针扎,经常夜不能寐。那段时间,各级干部经常“上山下乡”,顶着酷暑跑到偏远山区,看安全饮水工程到底能不能够给群众供上干净水,冒着严寒给贫困群众送去棉被粮油,逐村逐户商议增收渠道和帮扶措施。每到年底与群众算收入账的时候,我们要求各级干部都去田间地头走一走,看一看群众的住房和谷仓,产业发展得如何,收入有多少。

那几年,让我感到最棘手的除了解决“两不愁”问题外,就是如何解决“三保障”问题,而“三保障”中最令人担忧的,是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湘西州许多土家苗寨,都是土木房、砖木房,如果不注意修葺,几年不住就会变形变朽,乃至成为危房。还有的贫困群众住在地势偏远、地形陡峭的高寒山区,乘车往返县城或乡政府所在地都要三四个小时,路没通的时候甚至还要更长的时间,必须整村搬迁才能告别靠天吃饭的窘境。危房改造涉及面大、数量较多,易地搬迁还必须改变少数民族那种故土难离的传统习俗,有的贫困群众甚至二三十年都没有离开自己的山沟沟,让他们突然换个陌生地方生活,困难可想而知。为了让老百姓住上安全的房子,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必须加快消除农村危房问题。对于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重的乡镇,州、县、乡主要负责同志都一个个去蹲点,与村里干部一起做好群众搬迁的思想工作,同时大家一起去选址,尽可能地选在产业园区和中心集镇附近。为了消除贫困群众的后顾之忧,我们实施了水、电、路、业、房、环境整治“六到农家”工程,把村里的便民服务中心放到安置区里,实现了新房子、新村庄、新产业、新生活的有机统一,把安置区建成了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幸福新家园。如今,在湘西大地,那一片片特色鲜明、适当集中、气象崭新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都是各县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其中有3个安置区还被授予全国“美丽搬迁安置区”。

扶贫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难免不断出现。我们始终坚持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摆在第一位,群众有什么困难,我们就及时解决什么困难。为了解决贫困群众增收的问题,我们提出发展小养殖、小庭院、小作坊、小买卖“四小经济”,做好兴产业、增就业、置家业“三业文章”,动员全州广大干部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各个驻村后盾单位给政策的给政策、给技术的给技术、给物资帮助的给物资帮助,既发展产业又帮助就业,让每个贫困村都有1个以上的当家产业、每个贫困户都有1个以上的增收项目、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有稳定的工资性收入。在深入走访调研中,我们还了解到有些村的民族文化资源比较丰富,想发展乡村旅游,便积极牵线搭桥,帮助一起谋划,盘活村里的文化资源搞活乡村旅游。经过努力,湘西州涌现了竹山村、牛角山苗寨等一批颇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乡村旅游景点。为了解决发展产业融资难问题,我们召开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会议,启动实施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等10项专项行动,采取小额信贷、政府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稳步推进,既解决群众还不起的问题,又解决了银行不敢贷的问题,让许多贫困群众获得了脱贫致富的“第一桶金”。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经过前几年的努力,面上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基本上都解决了,但是仍有一些“硬骨头”难以啃掉。最令人担心的是,经过长年累月的攻坚拔寨,许多同志有了松劲懈怠、歇一口气的消极情绪。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适时提出了防庸、防急、防散、防虚和严纪律、严管理“四防两严”的工作要求,并且加大对驻村工作队员的关心鼓励,解决他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精准扶贫攻坚那几年,我们各级领导经常往乡里跑,有时还睡在村里,就是要带个好头,和大家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有件事印象比较深刻,2018年,国务院扶贫办到泸溪县宋家寨村开展为期一周的驻点调研。当时这个村的驻村后盾单位是该县就业局,局长担任队长、驻村扶贫已经4年,并克服局里人手不够、驻村工作压力大等困难,始终把宋家寨村脱贫的事当作重要工作来抓。50多岁的老同志坚守扶贫一线,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实干的精神,感动了国务院扶贫办的同志,赢得了村民的高度认可,宋家寨村更是成了远近闻名的示范村。这样的人,这样的村,这样的事,那些年在湘西大地还有很多。

脱贫攻坚的美好记忆,还让我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过去常说“富在深山有远亲”,但我们是“穷在深山有远亲”。省委、省政府一直把湘西州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举全省之力倾力帮扶,长沙、株洲、湘潭、岳阳、衡阳、常德和省直有关部门对口帮扶湘西州20多年,每年都无条件投入源源不断的资金、技术、人才,把湘西州的脱贫当成了自己事,把湘西的群众当成了自家人。还有济南市,在党中央一声号令下,与湘西州深入开展协作扶贫,全市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齐上阵,不遗余力地予以帮扶。湘西州的农产品出现滞销,济南市就举行消费扶贫展示展销活动,把湘西农产品卖到山东;湘西州的文旅产业想开拓市场,济南市就开展“济南万人游湘西”活动,出台门票减免优惠政策,让热情游客畅游“神秘湘西”;湘西州的贫困群众就业有困难,济南市就举办山东蓝翔技师学院十八洞分院,开通“劳务直通车”,让贫困群众找到致富路。还有农业农村部、中国石化、中国铁塔、中国光大、中国五矿等中央部委和央企,几十年来一直在湘西州开展定点扶贫,他们默默无闻,甘当幕后英雄,发挥各自优势,在帮助湘西州发展农业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助力贫困学子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用大爱义举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湘西人民永远铭记在心。

奋斗的日子总是过得太快,大家携手并肩作战,八年时光一晃眼过去了。正当我们可以迎来胜利的曙光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大家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也影响了我们攻克贫困堡垒的节奏。面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双重考验,我们恨不得一天分成三天过,以便能有足够时间去应对这场挑战。特别是看到许多贫困群众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外出务工就业时,大家的心里十分焦虑。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周,各级主要领导带领同志们深入基层开展密集走访调研,在基层找破题之策,既发现了新问题,又看到了新气象。州委针对群众难以外出务工的实际情况,决定在群众家门口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稳定增收脱贫。通过干部群众群策群力,一大批扶贫车间加快建设,有效实现了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特别是全州农业特色产业面积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茶叶种植面积更是排名全省第一,拓展了群众增收渠道,有效化解了外出务工难带来的返贫风险,让群众稳定脱贫有了产业支撑,真正实现了疫情防控和脱贫发展的双胜利。2020年,湘西州顺利通过国省验收,11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5.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摆脱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湘西州创造了中国脱贫攻坚的鲜活样本,成为了国际减贫史上的重要地标和新时代红色地标。这期间。我们总结了这些年脱贫攻坚的一些好做法,概括来讲就是 “五个始终”:始终牢记殷切嘱托,坚定必胜信心;始终强化党的领导,压实四级责任;始终坚持分类指导,实施“十项工程”;始终突出精准发力,促进“五个结合”;始终注重脱贫质量,做到“四防两严”。这些做法,曾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性批示。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攻克贫困堡垒,湘西人从来都不曾畏惧,有的就是那么一股子战天斗地的精气神。大家苦心孤诣负重前行,涌现出许多叫得出、记得住名字的典型,也还有更多我不曾知晓的无名英雄和事迹,但都是向贫困宣战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种财富,我觉得既有脱贫攻坚精神的一般特征,又有湘西人和在湘西地区奋斗人的独特精神力量。这是一种苦干实干的坚守,不屈于命运、不甘于贫困,宁愿苦战、不愿苦熬,用愚公移山的坚韧战胜贫困。这是一种攻坚克难的担当,敢于直面矛盾、较真碰硬,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闯出了“不栽盆景、不搭风景”“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之路。这是一种守望相助的情怀,从中央到地方,从机关到社会,从城市到乡村,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众志成城扶贫济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一种勇于胜利的信念,顾全大局,不畏牺牲,以改天换地的斗争精神、精准精细的攻坚措施,决战决胜千年贫困。这种力量来自哪里?我想,最主要的是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英明指引和党的坚强领导,来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期滋养。这些年,我们既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感恩奋进,实现了精准脱贫,又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精准精细的理念方法贯穿到推进各项事业发展之中,湘西州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10年过去了,我也已经退休,再回首看那段波澜壮阔的脱贫岁月,心潮久久难以平静。当我回到这片为之奋斗半生的故土时,走在通畅干净的乡间道路上,看到那些焕然一新的楼房、欣欣向荣的茶园果园、追逐嬉闹的孩童、辛勤劳作的乡亲,原来最美的改变就在身边。那种岁月静好的怡然自得,浸润在土家苗寨的人间烟火,就是我们追求了几千年的梦里小康。当初从秋天出发,如今在秋天收获,好像一切都没有变,但又一切都在变,恰似“换了人间”。

共创共享更加殷实、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感恩习近平总书记,感恩中国共产党,感恩伟大的时代!

(作者系省人大原副主任、湘西州委原书记)

《美丽湘西》组图  摄影 叶红专

作者:叶红专

责编:李孟河

一审:莫成

二审:李寒露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