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含量高、发展模式多、经营模式强 希望的田野上“硕果累累”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收获已过九成,冬小麦播种过八成。陕西榆林市子洲县乡村振兴产业园负责人 崔应国:这个玉米每亩亩产是700公斤左右,我们用了新技术、新肥料,要高产25%以上。

科技含量高、发展模式多、经营模式强 希望的田野上“硕果累累”

来源:央视网 2023-11-04 15: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收获已过九成,冬小麦播种过八成。

今年,全国秋粮面积预计达13.1亿亩,比上年增加700多万亩。眼下,大豆、玉米收获正在扫尾,南方中稻、晚稻收获正加快推进。

眼下,南方地区进入晚稻收获、油菜播种高峰期。目前,江西省秋粮已收获2240多万亩,收获超七成,油菜播种超八成。在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的鄱谷农业基地,一批油菜旋耕和机插一体机、油菜无人驾驶移栽机等新型智能化农机具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种粮户 熊模昌:(以前)江西只有在(北纬)27.5°以南才能实现稻稻油(种植),现在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在(北纬)29°范围内也能实现稻稻油(种植)。

金秋时节,陕西榆林的552万亩玉米喜获丰收,当地农户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收割作业,确保颗粒归仓。榆林市近年来积极开展高产试验示范,在子洲县一处乡村振兴产业园,农户们正聚在试验田里查看玉米收获情况。

陕西榆林市子洲县乡村振兴产业园负责人 崔应国:这个玉米每亩亩产是700公斤左右,我们用了新技术、新肥料,要高产25%以上。

当地使用的“新肥料”是以山羊粪为原料研发的新型生物有机肥。榆林市的羊存栏量常年稳定在1000万只左右,当地依托种养结合的农业循环发展模式,在解决养殖粪污染问题的同时,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

在榆林绥德县,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今年预计产量达22.5万吨。当地通过建设基地、做强品牌等一系列措施,已成功申报山地苹果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并通过建立“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增收14900多元。

陕西榆林市绥德县县长 王诚:整合全县23万亩山地苹果产业,实施了一批苗木繁育、生产管理、贮藏保鲜、品牌营销、电商物流、配套服务等链上项目。

在山东乳山,5万亩大姜也陆续开始收获。这两年,当地成立了大姜合作社,不断引进新品种,实现了品质和产量双提升。为了提升附加值,姜农们会挖姜窖子进行存储。当地供电部门也保障用电需求,从储存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安全用电等方面为姜农增收提供更好的服务。

山东省威海乳山市大孤山镇上册村党支部书记 丁健:下一步,我们做20亩的试验田,目的是改良品种、增加产量,在现有的基础上让老百姓增产增收。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