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警”守平安

“多用心倾听群众真实诉求,找准要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能化解很多矛盾纠纷。”10月12日,内蒙古乌审旗公安局嘎鲁图第二派出所驻嘎鲁图镇巴音柴达木村民警李庆林说。如今,村组会上,民警为村民进行普法宣传;村组群里,民警及时发布反电信网络诈骗案例,提醒群众谨防诈骗;

“一村一警”守平安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11-03 17: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多用心倾听群众真实诉求,找准要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能化解很多矛盾纠纷。”10月12日,内蒙古乌审旗公安局嘎鲁图第二派出所驻嘎鲁图镇巴音柴达木村民警李庆林说。

2023年5月以来,嘎鲁图第二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建立“一村一警”长效工作机制,按照派出所主要领导总抓、分管领导包抓、基层中队包片、责任民警辅警包村的工作方式,齐心协力解决遇到的问题;要求包村民警辅警每月入村不少于7次,主动参加村委会议、加入村组微信群,不断拓宽掌握村情民意的渠道,将基层基础工作做细做实,实现了警情下降、纠纷化解、百姓满意的目标。如今,村组会上,民警为村民进行普法宣传;村组群里,民警及时发布反电信网络诈骗案例,提醒群众谨防诈骗;田间地头,民警与村民席地而坐拉家常……

“要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嘎鲁图第二派出所所长王吉富说。嘎鲁图第二派出所制定了格式统一的村情登记表,民警辅警入户时收集登记每一名村民的基本信息,全面掌握乡村实际情况。结合工作实际,派出所首创入村“十了解”,包村民警辅警仔细向村民询问了解各类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与村“两委”及治保人员询问了解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变故家庭等有关的问题和建议,归纳并建立台账,紧盯每一个问题的解决落实情况,动态更新台账。坚持问题导向,构建镇政府、嘎查村小组、派出所等各部门参与的矛盾纠纷联席化解机制,动员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为群众排忧解难。

8月16日,民警在嘎鲁图镇木都柴达木村巡逻时,了解到有两户村民因为地界问题经常争吵。驻村民警主动到两户村民家里了解情况,又联系村干部等组织双方座谈调解,最终双方同意以树为界划清土地权属并签订了协议,此后双方再未发生矛盾。嘎鲁图第二派出所副所长曹月亮说:“化解矛盾纠纷不只要看群众眼前的需要,更要看长远的效果。”

9月28日下午,嘎鲁图第二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巡逻过程中,当警车行驶至旧达镇南菜园子的附近时,发现两辆汽车陷入荒地中央无法行驶,驾驶人正焦急地来回踱步,时不时地掏出手机拨打电话。民警立即上前了解情况后,拿出拖车绳用警车将被陷车辆拖至路边安全地带。看到被拖出荒地的爱车,驾驶人紧紧握着民警的双手,连连表示感谢。

10月13日,嘎鲁图第二派出所民警在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时,了解到辖区神水台村一户村民夫妻二人残疾障碍,孩子在嘎鲁图镇区上幼儿园,由老人租房陪读。得知情况后,民警随即联系村委会,经多方沟通协商,一包联单位愿意常态化对该户村民进行帮扶。

“每次看到警车巡逻,我们就感到很温暖、很踏实。”嘎鲁图镇木都柴达木村村民李世兵说。在巡逻中,嘎鲁图第二派出所民警辅警每日进企业、入村组,警力、保安、义警队伍实行全时段、全区域巡逻防控,并对治安隐患进行细致排查,力争将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据统计,嘎鲁图第二派出所“一村一警”工作机制开展以来,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0余起。(作者:乌审旗公安局嘎鲁图第二派出所 思瑾鹏)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