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走进黄河三角洲耐盐碱大豆产业创新中心种质资源库,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份大豆种子整齐码放,标注详细。-7℃的低温下,这一粒粒沉睡的种子,既是“种业创新豆”,更是帮助当地群众鼓足腰包的“共富豆”。
河口区地处黄河入海口,盐碱地多达69.72万亩。“这里的盐碱地盐度大、碱性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品种。”东营市河口区土地储备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工程部主管常学东介绍。为将贫瘠的盐碱地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丰收田,加快盐碱地适应性粮食品种培育推广力度,2022年3月,河口区土地储备开发有限公司与全国种业会长单位山东圣丰种业合作,成立全区首家种业企业——渤海圣丰种业公司,并投资3000万元建成黄河三角洲耐盐碱大豆产业创新中心。
按照“育繁推”一体化的建设思路,产业创新中心配备综合实验楼,种子分拣加工车间、生物育种及分子育种实验室等功能室,开展耐盐碱大豆新品种研发、良种繁育推广、惠农技术应用等方面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河口区建设国家耐盐碱大豆种质资源研发基地和耐盐碱种业应用示范区,全力打造黄河流域耐盐碱大豆种质资源培育和产业创新高地。
依托河口区盐碱地资源和圣丰优势,产业创新中心大力培育适应更高盐碱度的大豆、小麦、花生新品种。预计到2025年,将配制耐盐大豆杂交组合300个,选育高代耐盐大豆新品系20个,改良耐盐大豆新品种3至5个,打响黄河三角洲耐盐碱大豆种质品牌。同时,将建设耐盐碱大豆育繁推基地,包含核心种源基地、高产创建基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良种繁育基地等。目前,项目各功能实验室、种质资源库已投入使用;种子加工包装车间完成建设,年产量能达到6000吨。
渤海圣丰负责人高林介绍道:“我们将通过项目载体,持续做好盐碱地种业创新文章,逐步建成从辐射黄河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到辐射全国的大豆种业‘育繁推’基地,带动群众在共同富裕的路上越走越宽。”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的新使命。近年来,河口区积极抢抓“东营探索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机遇,秉承共同富裕奋斗目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共富联合体建设,搭建政府(平台、园区)+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促成项目区内各村通过土地入股,汇集多方资金、资源、政策、平台,不断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新模式,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让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