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雪都"国家气候标志催生的价值——冰雪经济乘势起

探访"中国雪都"国家气候标志催生的价值——冰雪经济乘势起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1-03 14: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3日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的冰雪已存在千万年。过去,积雪给阿勒泰带来的是封山闭塞、农牧民窝冬和各类灾害。进入新时期,气象部门顺势而为,助力当地将皑皑白雪真正变成真金白银,不期然转换的背后,印证着——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冷"资源带动"热"经济

今年中秋国庆节假日期间,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场提前开板,来自全国各地的滑雪爱好者聚集于此,畅享"雪趣"。在"中国雪都"国家气候标志品牌带来的红利下,10月以来,当地景区游客持续暴增,酒店和餐馆爆满。如今,阿勒泰地区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吃上了"旅游饭"。

曾经,阿勒泰旅游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淡旺季不平衡:"干三个月,歇九个月"是旅游业界对阿勒泰淡旺季的戏谑,也是锥心之痛。长期以来,冬季旅游淡季过长始终是阿勒泰地区旅游业的"硬伤",当地旅游每年接待量的90%左右都集中在七、八、九这三个月。相关报告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游客对于冰雪旅游城市的熟悉度、认知度最高的五座城市分别是:哈尔滨、长春、张家口、牡丹江和乌鲁木齐。阿勒泰地区拥有宝贵的冰雪旅游资源、奇峰碧水,却像个睡美人藏在深闺人不识。

阿勒泰地处北纬45°至47°世界滑雪黄金纬度带,雪期长、雪质优、雪量大、山势天成、温度宜人,有"人类滑雪起源地"之称。阿勒泰一年中有半年多的时间处于冬季,全年降雪期更是长达179天,积雪期也长达130多天。基于这些优势,2018年9月,在中国气象局和阿勒泰地委的共同推动下,阿勒泰被授予"中国雪都"国家气候标志。这一品牌如一剂良药,打通了北京冬奥会前一片火热的冰雪运动市场。一时间,阿勒泰迎来它的高光时刻,"中国雪都"金字招牌和产业新业态充分释放出冰雪资源前所未有的活力,全面"唤醒"了沉睡的旅游资源。

国内外企业纷纷到阿勒泰地区投资建设,将军山、可可托海、禾木(吉克普林)、青格里狼山国际滑雪度假区和野卡峡野雪公园成为热门打卡地,吸引全国游客纷至沓来。无论是滑雪新手,还是资深爱好者,在阿勒泰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雪道,体验冰雪运动的快乐。随后,阿勒泰机场更名为雪都机场,旅游专列为雪都号,雪都商场、雪都酒店等星级服务行业也纷纷加入。

李霞,曾经跑遍大半个地球的导游,对滑雪尤其钟爱的她去过众多国外知名的滑雪场,2019年,她决定在将军山当滑雪教练。据她介绍,在过去五年里,随着前来滑雪的游客激增,将军山滑雪教练月收入从过去的5万元涨到如今的10万元,面对需求旺盛的市场前景,去年,她牵头成立了将军山滑雪学校并任校长。

阿勒泰地区依托冰雪资源禀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围绕冰雪"冷"资源,形成"强"动力,推动"热"经济。如今,在阿勒泰大小酒店都可以看到"雪友"身着滑雪装备进出。一位游客称:"冰雪游带动了当地酒店住宿、汽车租赁、餐饮等行业迅猛发展,也促使当地经济越来越好。"

"热"经济背后的"冷"思考

在阿勒泰冰雪旅游"热"背后带给气象工作者更多的是"冷"思考。

阿勒泰地区行署副专员汤杰表示,将充分利用"中国雪都"这块金字招牌,着力把冰雪"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全力打造集冰雪运动、冬季休闲度假和特色产业服务于一体的冰雪产业链。

阿勒泰地区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艳红说,阿勒泰是国务院确定的水源涵养型山地草原生态功能区,是北疆"水塔",但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阿尔泰山脉近些年来降雪量呈减少趋势,加强针对阿尔泰山脉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是当务之急。2021年和2022年入冬后,阿勒泰地区降雪偏少,出现滑雪场无雪局面,虽然进行人工造雪,但游客体验感明显下降。"去年,我们开展了人工增雪作业 ,阿勒泰地区出现喜人的降雪量,极大强化了滑雪爱好者们的体验感。同时开展了各大滑雪场最佳滑雪时段预报,但受观测站网少、人才和专业性强等因素制约,冬季冰雪旅游气象服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问题就是差距,差距就是潜力。在阿勒泰地区创建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负责人张清湖看来,"中国雪都"国家气候标志的价值不是给一个地方贴个高大上的"标签",而是千方百计推动这样的气候品牌持续叫得响,这其中需要气象部门做的事很多。他说,国家气候中心论证阿勒泰地区的积雪品质是全世界最优,这个定位是无价的天然资源,让阿勒泰地区决策者们找到了做好寒地经济大文章的突破口,"十四五"期间,试验区计划投资100多亿元打造11个精品滑雪场及相关配套设施,而这需要气象服务支撑保障。

"去年,阿勒泰地区出现了130多处雪崩隐患,面对这类自然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必须超前谋划。一旦发生灾害,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对旅游业的伤害不可估量。"张清湖说。

曾经的可可托海镇,因矿而生,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建设者,鼎盛时期被誉为"小上海"。如今的可可托海镇,星级酒店林立,游客如织。中国动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了家庭酒店,公司负责人邱继峰介绍,冬季这里有滑雪场,夏季凉爽,加之"功勋矿坑"的社会影响力,他期待当地能早日获得"中国避暑胜地"国家气候标志。在这个小镇上,投资上亿元建设酒店和娱乐等配套设施的企业有20多家,他们看重的是当地独特的气候赋予的优质旅游资源及下游产品等,"希望气象部门从科学角度,开展气候科研论证和深度挖掘。"

阿勒泰的美,源于雪,但却不止于雪。中国气象局援疆干部、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副县长闫志刚认为,"中国雪都"国家气候标志为推动阿勒泰地区冰雪旅游发展起到了锦上添花作用,激活了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当前,阿勒泰冰雪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冰雪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冰雪经济发展势头喜人,"然而,冰雪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气象服务、滑雪上下游产业等都需要决策者们高起点规划布局,围绕当地实际,加快推进品质化和智慧化,进一步深挖全链条发展后劲,持续打好特色牌。"

一业兴促百业旺。张清湖认为,"中国雪都"国家气候标志品牌产生的价值不可估量,但如何更好地实现生态价值转化,背后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开拓。做足做活做强冰雪产业后半篇文章,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他希望气象部门完善行业标准,例如制定粉雪和野雪标准。此外,特有气候属性条件所孕育出的农牧产品如家畜、海鲜、低氘水、冬小麦、中草药等的价值等,需要气象部门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以此提升农牧业产品附加值。

阿尔泰山脉周边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蒙古等国家都是冰雪强国,张清湖希望借助"一带一路"朋友圈,在阿勒泰打造冰雪丝路带、国际训练营,提升阿勒泰乃至新疆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真正实现"一片雪花秀天下"。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