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建筑余废料化身有用之“材”

佛山建筑余废料化身有用之“材”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10-31 12:1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用于结构支撑材料的方管,是建筑工地再常见不过的施工材料。然而,大量方管通常在使用一次后便沦为建筑垃圾,等待着它们的只有是被集中处置的命运,价值低、浪费大,甚是可惜。

在中交一公局集团诚通纸厂项目现场,“待改造材料堆放区”的牌子格外亮眼。工人们正从该区域内取出数根闲置的方管废料,送至余废料加工区流水线进行二次加工。

经过切割还原、焊接改造、刷漆翻新等工序后,一个使用废旧方管改造而成的管道固定支架在工人们的巧手下制作而成。通过工地专职安全员的验收确认后,这个改造而成的管道固定支架便被送至施工现场使用。

不仅如此,施工现场,使用废旧方管加工改造的标识指示牌、移动钢筋加工棚、建筑材料堆放架、电梯井防护装置等随处可见,废旧方管实现了“再就业”。

“我们将东地块、西地块住宅部位使用后的余废料统一收集,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制定了多套余废料改造方案,通过翻新、改造等多种措施,将余废料运用至商业地块的建设中。”项目生产负责人刘涛介绍,项目翻新改造的成品已达17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材料码放、安全通道、临时用电等。

通过周转材料、余废料的集中管理与再利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场地占用、浪费损耗等常见问题,而且进一步实现成本管控优化实现降本增效,还能有效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取得了一举三得的效果。

“除了余料改造加工,我们还通过余料的翻新周转使用,最大化提升资源利用率。”项目安全部部长宋志宇说,建筑工地上,使用集装箱翻新的休闲驿站、危险品库房、余料加工仓库等翻新周转类成品就有21项。

当前,佛山正聚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生活源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建筑余料、废料也是‘宝藏’,只要管好用好,就能变废为宝。” 项目经理张政哲表示,项目组将继续探索打造更多余废料翻新改造成品,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图片由姚雨欣)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