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地势平整的矿山复垦复绿方案,我们优先选择复垦,坡面种植藤蔓植物,最大程度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近日,恩施市检察院针对办理的恩施某废旧矿区未复垦复绿公益诉讼案件回头看时,恩施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总工程师谭红锐向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检察官介绍复垦方案。
在恩施市六角亭街道办事处高桥坝村,由废弃矿山复垦改造的数亩良田里,玉米幼苗长势喜人,农民正在进行施肥作业,田间一派忙碌景象,矿山修复治理工作已初见成效。昔日岩石裸露、尘土飞扬的光头山是如何变身良田的呢?
案涉矿山在2020年10月停止生产后,生态修复工作开展缓慢,矿区堆积大量废旧弃渣,直至2023年2月,生态环境受损仍处于持续状态;为督促行政机关履行职责、促使案涉矿区尽快完成生态环境修复,恩施市检察院立即向恩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建议依法履行职责,督促案涉公司对其采矿占用的土地因地制宜采取复垦利用、植物种草或者其他利用措施。
相关部门接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及时向案涉公司送达了《关于督促关闭矿山履行生态修复义务告知书》,要求公司按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生态复绿实施方案开展修复工作,并督促公司完成了生态修复,检察建议所涉问题全部得到整改。
为确保整改落到实处、切实感受整改前后差距,5月23日,恩施市检察院召集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公开听证,并邀请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参与。
“恩施市目前共有200家矿山,已有170家矿山全部完成生态修复工作,剩余30家矿山采用边开发边治理模式,针对修复难度大、治理时间长的矿区,制定五年行动方案,逐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在收到检察建议后,我们督促公司实施垃圾清理、矿坑回填平整、植被恢复等工作,目前已种植乔灌木1500株、爬藤植物2000余株、种植农作物3000余株、播撒草籽9亩,修建排水沟138米,做到矿山修复治理无遗漏、无死角。”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向检察官、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介绍了恩施市矿山目前治理状态,分享整改的措施及成效。
“都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没想到废弃矿山也能披上绿装,该案的成功办理离不开检察机关、行政机关的共同努力,希望矿山治理工作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尺度不松。”在公益诉讼听证会上,政协委员石娟表示,希望检察机关继续以法治之力守护恩施市的绿水青山,让恩施的天更蓝、空气更优。(李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