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珠江9H燃机项目1号机组投运

10月26日,中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的广州珠江LNG电厂二期骨干支撑调峰电源(9H级燃机)项目1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投入商业运行。国内首创H级联合循环机组主厂房高位钢结构布置和国内首创64米超大跨度电厂主厂房钢架屋面结构:符合项目实际,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管理能级。

中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珠江9H燃机项目1号机组投运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10-27 17:1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26日,中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的广州珠江LNG电厂二期骨干支撑调峰电源(9H级燃机)项目1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投入商业运行。至此,中能建建筑集团今年以来已相继投产大湾区5台燃机机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电源保障。

70871943b2bd544b2207e3005097811

燃气发电厂在发电领域被誉为“清洁与高效的精灵”。其污染排放量低、调峰速度快的特点符合大湾区绿色低碳的发展要求。近几年,大湾区为满足经济高速运行下电力需求,大力推行“气代煤”。中能建建筑集团抢抓发展机遇,先后承揽丰达9F、恒运9F、珠江9H、深圳9H等多个燃气发电项目。珠江9H燃机项目因为其多项行业领先技术而备受瞩目,1号机组的顺利建成也为国内等级最高的燃机工程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样板。

该项目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位置,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广州市“十四五”时期能源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工程配置2套由M701J燃机组成的“一拖一”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按照年运行4000小时计算,较同容量燃煤电厂一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20万吨。预计年发电量达45亿千瓦时,助力大湾区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作为建筑集团目前承建最大的燃机工程,项目在建设期运用7项“首创”技术,为项目打造成为行业精品典范保驾护航。例如,世界首创高位收水机械通风冷却塔技术:可实现冷却水的高位收集,减轻循泵汽蚀,有效降噪、降尘、节能,循环水泵房实现全地上布置,提高了运行安全性和检修便利性。

国内首个H/J级重型燃机联合循环项目:国内(大陆地区)首套H级单轴联合循环机组,项目中的M701J机型整套燃机制造国产化率已达65%,是国内乃至世界最先进重型燃机制造技术。

国内联合循环净效率最高的600MW级联合循环机组:机组联合循环效率达63.7%,是国内目前已建和在建600兆瓦级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最高水平。

国内燃机首次应用强制冷却空气燃烧系统:燃机采用低NOx燃烧技术,可实现机组启停全过程无黄烟、无烟尘、低于排放标准的NOx排放以及微量SO2,做到低碳、环保、节能。

国内首创H级燃机智能DCS系统:机组采用智能DCS优化控制,是国内重型燃机-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首次应用,可实现智能分析、智能监盘、智能报警、智能控制和智能运行五大功能,对控制性能、经济环保指标、设备寿命损耗等进行多目标综合优化,在国内具有领先和示范作用。

国内首创H级联合循环机组主厂房高位钢结构布置和国内首创64米超大跨度电厂主厂房钢架屋面结构:符合项目实际,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管理能级。

bd586f0a4ea55208e922e4034941636

“在项目建设中,离不开党建引领的作用。”项目书记王军表示,自项目开工起,项目部将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推动党建与项目建设同频共振。

珠江燃机工程建设场地只有6.6亩,仅有一条环形道路可供车辆通行。在如此狭小的地方建设电厂,真是应了一句老话“螺蛳壳里做道场”。施工时如何做好土方平衡?通过反复计算和充分比较,项目部决定先把主厂房、集控楼、GIS楼开挖的土方运至尚未开挖的1号却塔区域。土方回填后,再开挖1号冷却塔,然后把土方运到2号冷却塔,最后回填1号塔开挖2号塔。这样做的好处是,环环相扣、无缝衔接,不利因素是,如果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全局。

正当项目部紧锣密鼓推进时,接到业主要求,要在雨季和台风到来之前,确切地说是在4月30日之前,完成零米以下所有结构施工。这对项目部来说是一场新的挑战,是对项目部应变能力、组织能力、打硬仗能力的一种考验。

项目部建筑专业成立党员突击队,连天嘉业对施工计划进行重新编排,对施工资源进行调整,对施工路径、施工环节逐一进行敲定。每天安排专人紧盯重点施工区域,现场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延长作业时间和连班作业等措施,提高施工推进速度。全体施工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保证每日施工计划当日完成。

4月30日,所有地下结构出零米,完成了这个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项目建筑专业科长蒋万里说:“我进单位干了六七个项目,从来没有像珠江项目干得这么苦,这么累。不过结果还好,我们成功了。”

时间来到2022年,项目部先后成立厂用电受电青年先锋队和冷却塔结构到顶青年突击队等,党员冲锋在前,带领员工努力拼搏、奋勇向前,成为项目建设的“支柱”和“先锋官”。“冷却塔结构到顶是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成立青年突击队,激发了党员和青年员工的上进心和责任感。”王军说。(李楠汤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