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漫谈·情暖重阳”——节日感党恩 共话新时代系列主题宣讲活动顺利举行

讲座最后,赵梓琳带领现场观众一起赏析了坪山优秀文艺作品《东江纵队》,向大家展示了东江纵队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伟大东纵精神,一起重温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

“节日漫谈·情暖重阳”——节日感党恩 共话新时代系列主题宣讲活动顺利举行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10-26 17: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金秋十月爽,九九话重阳。日月两重归,相映地久长”,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里,迎来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为深入传播优秀传统艺术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共享文化成果,10月25日晚,由坪山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坪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深圳技术大学音乐学院协办的“节日漫谈·情暖重阳”戏曲专题讲座在深圳技术大学隆重开讲。

本次主讲嘉宾为深圳市阳光曲艺团团长、深圳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赵梓琳。活动中,赵梓琳从我国曲艺的起源谈起,介绍了不同曲种的类别与特征,以生动幽默的相声、快板形式漫谈古今中外节日,特别对重阳节作了重点讲解。赵梓琳向听众说明,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源于九月初九民间登高与赏菊两大特色活动。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在这一天,人们会结伴登高,寓意远离烦恼,祈求健康长寿,这也正是重阳节又称“老人节”的原因。同时,重阳节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重阳糕又叫“九层糕”,寓意吉祥如意、步步高升。这种用菊花、茱萸等药材制成的糕点,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家人安康的期盼。

赵梓琳指出,语言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人类对文字、词汇、语法等语言元素的巧妙运用,表达了人类的情感与思想和审美。语言艺术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生动地描绘人物形象、讲述故事情节、抒发情感,让人产生共鸣。优秀的语言艺术作品可以深入人心,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社会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语言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语言艺术了解历史、传承文化、沟通心灵,正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情感和信仰得以一代代传承下去的原因。

讲座最后,赵梓琳带领现场观众一起赏析了坪山优秀文艺作品《东江纵队》,向大家展示了东江纵队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伟大东纵精神,一起重温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

本次重阳节活动,以现场讲座的方式进行,旨在对传统节日进行价值赋能,丰富重阳节的时代内涵,生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同时进一步增进湾区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的思想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通讯员:赵家烨

(赵家烨)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