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顺利完成2023年代表日理论线损计算和负荷实测工作。全面掌握极端运行条件下的电网典型数据,为今后电网运行和建设规划提供准确有效的理论依据。
负荷实测工作是针对高温高寒、高负荷期间可能发生的各种电网、设备事故进行预防和处理。通过深入分析负荷变化趋势,研究地区发展形势和负荷增长特征,全面检查电网薄弱环节,预警迎峰度夏度冬期间可能出现过载线路及配变,保证安全、可靠、优质供电工作的同时,为制定节能降损措施和实施精益化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新疆电力公司从理论线损模拟计算入手,测算电网各层级、各类设备运行负荷及损耗情况,着重对比分析综合线损率、分区线损率及分压线损率。与上年代表日相比,其中750kV电网供电量上升了12.42%,技术线损同比去年下降0.04%,220kV电网供电量上升24.2%,技术线损同比去年增长0.05%、110kV电网供电量上升26.35%,技术线损同比去年下降0.24%、 35kV电网供电量上升21.02%,技术线损比去年下降0.04%、 10kV电网供电量上升13.83%,技术线损同比去年下降0.77%。
经负荷实测诊断分析,精准掌握迎峰度夏、迎峰过冬“双峰”电网薄弱点,动态掌握区域电网负荷分布及增长情况,实现电网运行状态直观画像展现。新疆区域范围随着部分工业行业、夏季农灌及冬季采暖负荷增长,全网负荷创历史新高。在农电线路中,负荷功率起伏变化更加剧烈,使日负荷曲线起伏波动形成几个峰谷现象,高峰负荷往往是低谷负荷的数倍,造成了很大的峰谷差,进而造成电网线损率较高的现象;新疆区域电网负荷分布不均,35千伏及以下配网结构薄弱,迎峰度夏及过冬大负荷期间,随着灌溉及农业加工负荷的增长,配网输变电设备供电能力及低电压问题凸显,存在不同程度的重载、满载和过载现象。
新疆电力公司基于电网模拟理论线损计算诊断和负荷实测,无论是在用电淡季,还是用电旺季,采取适当的调整措施,将电力负荷组织妥当,使线路的日负荷尽可能趋于均衡、减少负荷波动及其峰谷差,使每天的负荷曲线呈现(或接近)水平状态,减轻峰谷现象,提高线路供电的负荷率,降低电网的线损率。通过增加电网负荷布点,减少电网因重载过载引起的电网损耗,针对电网季节性负荷较为明显的特点,灵活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减少因季节性负荷引起的电网损耗;针对电网非线性负荷(光伏及纺织用户)的大量接入问题,着重电能质量管理,提升电网的电能品质,降低电网因谐波电流、谐波电压引起的电网损耗;通过运行实时监控和无功管理,随时掌握无功分布,准确投、退无功补偿装置,实现区域范围无功分层分区就地平衡,提高电网的电压运行质量。(马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