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庆旅游报告出炉,现在年轻人旅游都这么玩

2023-10-16 11: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继“特种兵”式旅游之后,近日,“互助式旅游”开始在年轻人群体在悄然风靡起来。

10月14日,微博话题#旅行时的顶级队友#登上热搜热榜,获得上亿曝光,得到《半岛都市报》、《内蒙古晨报》、《贝果财经》、《大象财富》等多家媒体跟进报道的同时,也引发上万网友在该话题下热议与分享自己的“听劝式旅游”、“互助式旅游”体验。

“互助式旅游”指的是网络催生的一种旅游模式,是一种自主、平等、分享、互助一种分享交友式深度旅行方式。

相比过往单向的旅游攻略分享,互助式旅游成为今年国庆旅游新趋势,人们乐于求助、寻找、分享属于自己的旅游方式,打卡和解锁属于自己的旅途精彩。

小红书发布的《2023年国庆旅游报告》显示,国庆期间站内旅游笔记发布量近250万篇,笔记阅读量超23亿。

一位小红书博主@念念念念喔 就分享了自己“听劝”去稻城亚丁的经历。

正式踏入稻城亚丁前,念念在小红书发了条听劝帖,评论区中收获了很多陌生网友的真诚建议,除了提醒高反、带厚衣服以外,也有人提醒念念最好请一个当地人做向导。

在收获到这些暖心建议后,她决定,比起相信自己,不如“听劝”。

于是念念找到了导游泽仁拉姆。拉姆一路上为他们做着专业的讲解和介绍,也不忘活跃气氛,并且主动帮他们随时记录这个行程,当念念的男朋友身体出现高原反应,拉姆在自己脚扭到身体也不舒服的情况下,一直在一旁作着陪伴,直到念念一行人恢复健康才安心离开。

除此之外,在这趟旅行中,念念还遇到了很多很多的善意——丢了钱包后陌生人一直给他们打电话,一直等到他们到场才还给他们;民宿老板等他们到半夜,主动帮他们拿行李;陌生人送给他们水喝……

正如视频里说的,很多人说现在旅游快乐的阈值越来越高了,但念念这次慢慢找到了旅行的意义,每当在陌生的环境里遇到所有的惊喜和善意都让她对生命的热忱又多了一分。

也正是这些鲜活生动的“普通人”的暖心交汇,带给了旅行者们最难忘的旅行体验与旅途故事。

在念念的评论区中,有一位网友@了自己的朋友来看这一条视频,那位朋友说道:“我们下次不打卡式旅游了,我感觉我去了一个地方后啥都想看看,但是好像都没有看到”。

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人已经开始摈弃旅游中走马观花式的网红景点打卡,而是更愿意静下心来,通过征求、聆听这座城市里其他普通人的建议和“劝告”,深入体会这座城市中的风景与人情温暖。

网友“一只汪汪”在小红书发布自己旅途中的“小确幸”,他的临安行,还没开始旅游,车就掉到沟里。有帮他们垫木板尝试推车的民宿主理人,还有热心查小红书的民宿客人,以及叫来突突车带他们先入住民宿的村长儿子。这种发生困难,还不等你开口求助,整个村子都自发来帮你想办法的安全感,对于他们算是一场巨大的人际文化冲击。

也许,“互助式旅游”让旅行的迷人之处浮现出来了。

“互助式旅游”,普通人相助的美好

如果是念念和拉姆和相遇是不期而遇,那么豆豆和施施的见面就是“蓄谋已久”。

博主豆豆在这个国庆,完成了一场她29年人生中“最难忘的旅行”——去成都和在小红书认识两年,帮她走出抑郁症的女孩施施见面了。

两年前,豆豆在小红书上发布了自己关于抑郁症的视频,被施施老师看到。自那时起,施施老师就开始一直给豆豆发消息鼓励她。她们一直保持着联系,施施老师给豆豆分享她生活中的美好,卡着点给她送生日祝福,给豆豆寄她家乡的好吃的零食、水果和她自己做的点心,还有她的喜糖,并邀请豆豆去她的城市旅行。

于是,今年国庆,豆豆真的下定决心去了成都,和这个一直帮助她的女孩见面。

她们一起吃中秋家宴,一起去熊猫基地看大熊猫花花,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在成都街头骑行……豆豆说:“在和她相处的这短暂的几天,是我最快乐的时刻”。

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与互帮互助的温暖感受,也为旅途增添了别样的体验。

网友“可蒙的世界”也在小红书上分享了自己跟网友“吃不够小姐”的温馨经历,作为曾经的同事和一起去过埃及的旅游伙伴,此次二人确定下延吉游之后,工作与人事相关的“吃不够小姐”就马不停蹄地以最专业的形式给网友分享了一份她最近几天筛选好的计划行程——做表狂人的旅行计划。“可蒙的世界”说道,我现在大概了解她们领导为啥那么喜欢用她了。

这大概就是可靠的伙伴带来的安心感吧。

“重要的不是去哪,而是和谁去。”这句话说明了在旅途中伙伴的重要性。无论是相识已久的老友,还是在网上结识的朋友,又或是在当地遇到的陌生人——“互助式旅游”,因你而异,因对方而异。

听劝旅游:“没有中间商”的实用建议

“还有三个小时到武汉 !主打一个听劝”在这样的问询下,网友纷纷给出作为本地人最真实地道的建议:“黄鹤楼不用买票上去,在门口拍照就行。户部巷不要去。蔡林记不要吃。”“可以去武汉天地!然后在附近江边走走 我是本地人我超爱去那里”“别听楼下的,古德寺这个季节真的可以去一下,不仅拍照好看,荷花也正盛开”“刚从武汉走,本地朋友说门头越破桌子越油的店越好吃,是真的”……

9月15日以来,小红书上每日发布旅游相关“听劝”笔记近2000篇,平均每篇听劝笔记都会获得43.9条热心人的帮助。

“第一次去北京,还带着爸妈,有什么建议?听劝!”“周日准备去香港玩,听劝”“毕业旅行去云南!很听劝”……一句“听劝”,就能收获一大波热心出行建议。

不走千篇一律的路线,不去人满为患的网红打卡店,今年十一,本地人亲自下场答疑,解锁地道城市风味,成为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最热心的旅游互助人。

类似的还有话题#来我家乡玩一天#,9月至今,在这个话题下,网友们分享、求助和探索自己的旅游方式,也愿意在评论区给出自己的“热心建议”,在旅游体验的分享中,完成人与人互助的“双向奔赴”。

此外,人们也自发“众筹”了各种“出游白名单”:青旅白名单、酒店白名单、炫饭白名单、雪山白名单、义工旅行黑白名单……

其中,在一篇名为“全国跳伞基地白名单,绝不做跳伞刺客”中,除了作者分享的全国各地的跳伞基地白名单外,在评论区中,网友们也纷纷集思广益,贡献出最真实有效的评价与建议。

“求助,明天顺德到海陵岛路况预计咋样”“10.1成都到康定 想问路况的小伙伴随便问”……不少求助实时路况的笔记下,“有缘”碰到的网友们也热心解答:“高铁还是自驾游?今天天气好好喔,岛内建议租小电动。去找保利P8的那个老板娘,超好人。如果高铁过来就提前找好私家车约好时间”“欢迎来海陵岛。海陵岛目前情况正常,晴天,有阳光。人多,还没有达到拥挤的程度,心情好,你的眼前就是美景”……

“29号放假,6号收假,不回家的大学生有福了!来北京两年了还没去过其他学校,想去蹭饭”。疫情虽然结束,进入高校游玩却仍然受限制,在此背景下,催生了“我想逛你的大学,高校游互助小组”,全国各地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在小组里互相为对方提供交换校园体验的机会,品尝各校美食,参观校园风景。

作为继随团游、自助游后最具革命性的旅行方式,“互助式旅游”利用互联网的人脉关系周游全国,增长见识,结交朋友。

由于几乎每个人都有旅行需求,可以预见,未来在各类社交平台上响应“互助式旅游”的人将会越来越多,普通人帮助普通人将成为旅游新潮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