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广场又平又大,一天都能晒着太阳,有了这个地方晒玉米,我就放心了。”10月8日,在山东新泰市谷里镇南谷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65岁的村民张荣宝翻晒着金黄色的玉米粒,黝黑的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眼下正是秋粮收获需要晾晒归仓的日子,山东新泰市各乡镇街道超前谋划、主动作为,通过开放办公场所、企业空闲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外,还充分利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烘干设备,以实际行动破解群众晒粮难题,全力以赴保障秋粮颗粒归仓。
为破解群众无地可晒、无序乱晒问题,谷里镇党委政府一方面号召各村向群众开放办公区域、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等场所,供群众晾晒玉米,解决晒粮难的问题。另一方面,组织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组成晒粮服务小分队,为晒粮群众提供天气预警信息、错峰晾晒提醒,实现玉米收割、晾晒无缝衔接,高效晒粮。“我们组建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对家中缺乏劳力的农户,采取逐户逐人结对帮扶,在人力、机械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确保玉米收获、晾晒不落一户。”南谷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何向海说道。
最近这段时间,新泰市小协镇雷明村花生地喜获丰收,村民“喜上眉头”却又“愁上心头”,进入10月后,该村田间、房前、屋顶、操场等相对空阔、安全的场地几乎全被占满,花生丰收后脱粒、晾晒“一场难求”,成为村民烦心事、揪心事。
“晒粮一头牵着农民增收,一头牵着粮食安全,我们经过实地调研与沟通协调,把村委大院、道路等平整场地开放给附近农民晒粮,缓解晒粮难,既彰显了政府服务‘颗粒归仓’的责任担当,又提升了群众满意度,赢得一片好评。”小协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农业农村科科长安传信表示。
除了开放办公场所、企业空闲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外,新泰市还充分调动各乡镇为农服务中心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10台烘干设备,昼夜不停加紧作业,日烘干能力达到1200多吨,确保玉米颗粒归仓。“我们合作社共大田托管了8000亩的玉米种植、收获、烘干作业,今年帮周边老百姓烘干玉米500余吨。”宫里镇长川谷物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王明峰说道。
而在禹村镇为农服务中心晒场上,烘干塔昼夜不停进行烘干作业,金灿灿的玉米堆成了小山,正在等待脱粒、烘干、装车。看着红火的场景,为农服务中心负责人袁晓累并快乐着,“我们有2台烘干设备,已经连续作业了半个多月,完成玉米烘干任务3000多吨,后期还有近3000吨的玉米需要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