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发布资讯“全国铁路中秋、国庆假期运输9月27日启动,从9月27日—10月8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9亿人次,9月29日为客流最高峰,预计发送旅客超2000万人次。”这代表人民群众出行意愿强烈,客流如织,相较于五一小长假,铁路的“人气”和“热度”成倍增长,高铁列车的加密开行和出行人次的大幅增加,映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
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为迎接双节假期客流剧增的考验,铁路部门从内部管理到服务旅客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措施。
立足旅客全覆盖,坚持多形式客票。电子客票的全面实施,使得旅客对窗口办理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老龄化。从以前的纸质版客票,到如今一证乘车,体现出铁路为方便旅客出行推出的新形式。为方便重点旅客不会使用身份证乘车的情况,铁路部门在一些火车站试点推出“一窗通办”窗口,一个窗口即可实现售票、改签、退票等相关业务的办理,让重点旅客更加方便便捷办理客票业务,更减少了旅客在售票窗口排队等待的时间。对于忘带证件的旅客,通过铁路12306APP即可实现二维码进站,该二维码为通过人脸识别、本人验证等程序申请下来的“临时身份证”,多客票模式,极大方便的旅客出行。
立足旅客畅通,坚持服务至上。提升服务,一心为民。在快速便利同时,提升服务质量,在进出站、车内进一步做好服务引导,确保旅客体验感高质量增强。随着互联网科技发展,12306APP稳步前进,用手机就能点外卖,一站式服务,让乘客真正高兴满意舒适。
有人形象的比喻,铁路就像一个永不停止的“联动机”,而诸多铁路职工就是这个“联动机”的每一个“齿轮”,这样才能保证铁路这个“大机器”24小时正常运转。这也正如一列火车的开行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除了司机和乘务员、也有调度的集中指挥,还需要牵引供电、火车司机、车站服务、线路检查、车辆维修等诸多工作岗位的协同配合,才能让火车安全正点开行,将千万游子送上回家的路。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今年中秋和国庆“撞”了个满怀,双节假期旅客出行需求旺盛,是对铁路运输的一次“大考”。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做好旅客运输组织工作,最大限度增加运力投放,提高服务质量,将以实际行动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文/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