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塔街道民岳家园社区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着力推动党建引领接诉即办联动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一站式”咨询和受理服务,开创“党建+服务”基层治理新格局,秉承“忧民之忧、解民之困”的工作精神,主动延伸服务触角,推进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做到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
顽童噪音扰民 积极调解再现邻里情
7月,家住民岳家园社区的一户居民向居委会反映楼上住户小孩儿每天不定时跑跳,声音较大严重影响该居民的正常作息和生活,希望社区介入沟通协调。
接到居民诉求后,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前往住户家中了解情况,早上八点楼上孩子开始频繁跑动,同时伴随玩具车、掷球等声音一同响起。听到声音后,社区工作人员到楼上居民家中了解情况,发现该住户为租户,且家中只有一个三岁的男孩和他的奶奶。社区与老人耐心说明和沟通,建议家里铺设泡沫地垫,引导孩子玩耍时候尽可能减少噪音。
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发现楼上的噪音情况并未改善,楼下居民不堪其扰,再次找到社区寻求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及时联系了楼上这户的原业主进行了噪音扰民说明,并协调双方见面沟通。最终双方意见达成一致,房主表示8月底到期不再进行续租。在此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和两位业主一直保持联系,帮助彼此建立互信、厘清矛盾焦点、传递彼此诉求,争取互相理解,及时跟进后续情况。9月份租户搬离,原业主搬回,至此一起噪音扰民的困扰得以圆满解决,让两家之间的矛盾消除殆尽,拉近了邻里间的关系。
9月26日上午10:00 楼下业主刘师傅送来了感谢信
邻居装修引发“纠纷” 暖心调解修复“心墙”
7月23日,民岳家园社区一户居民到社区反映情况,自己和邻居原本门都是大门内开,由于对方把大门改成外开,对方开门的时候很容易撞到自己。根据房屋建设规定,呈90°夹角房屋不能外开门,所以希望邻居将门改成内开,但对方不认可,居民认为邻居房门改动不合理,希望社区介入调解。
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入户做政策解读,劝说邻居业主将房门改回内开,但业主以自己于2007年装修时改外开门已经向物业报备为由,拒绝将门改回内开,也不同意邻居外开门,提出如果改为内开要求物业承担相关费用。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物业工作人员,调取2007年邻居业主装修的申报材料进行核实。材料显示该户在申报装修时未就房门外开向物业申报,是物业在验收时发现并在装修备案材料上做了备注。基于此情况,青塔街道、民岳家园社区连同物业工作人员于7月26日17时30分和19时55分携带装修备案材料两次入户,与邻居业主积极沟通。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协调,业主对于备案材料表示认可,两家业主达成一致意见,共同约定将大门改回内开。7月29日15时,两户业主到社区签订了今年九月底改回内开门的调解协议。9月26日,社区和两位邻居联系了解,双方按照协议积极完成。一起因装修引发的邻里纠纷化干戈为玉帛,社区工作人员用“晓之以情,动之于理”的方式及时有效地将邻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了邻里友好和谐。
为了感谢社区在调节邻里矛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居民将一面写有“为民办事 关怀备至;为民解忧 情深似海”鲜红的锦旗送到了民岳家园社区居委会,这正是对社区工作最好的精神褒奖。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件件看似针线般的“小事”,却是关系到辖区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民岳家园社区党委坚持把“接诉即办”作为推进社区精细化治理的有力抓手,用真干、实干、苦干、巧干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群众的每一件诉求,做到积极响应,耐心办理,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始终,让辖区居民身在和睦里,常在幸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