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项城市:5万亩芝麻率先实现机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9-27 12:2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9-27 12: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机械化收割芝麻,以前想都不敢想,今天竟变成了现实,科技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

图为项城市贾玲镇麻大庄芝麻机收现场

9月26日上午,河南省项城市5万亩宜机收芝麻在全国率先实现机械化收获。在项城市贾玲镇麻大庄的芝麻田里,一台收割机来回穿梭。种植大户麻威激动地对围观的村民说:“这是宜机收芝麻,不用人工收获,大家明年可以放心种植。”

芝麻是我国重要油料作物,种植历史已有数千年,由于收获要靠人工,费时费力,严重制约着规模发展。因此,我国每年进口芝麻80万吨以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芝麻进口国,影响着国家“油瓶子”的安全。

为打破这个瓶颈,河南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专家采用人工化学诱变和常规杂交育种技术,历经11年选育出豫芝ND837等宜机收芝麻新品种。2022年,新品种在我市项城、商水两地试种500亩,机械化种植、收获非常成功。经全国各地专家现场测算,一台机器每天能收获100多亩,是人工的50倍以上。

2023年,以项城为中心,辐射带动商水、西华、淮阳、郸城等县区规模种植宜机收芝麻10万亩,其中项城市5万亩,成为我国第一个宜机收芝麻规模种植示范市。

芝麻机收现场,随着隆隆的机声,成排的芝麻秆被不断地吞进收割机,粉碎后的秸秆从尾部吐出回田。三四个来回后,收割机便把一仓芝麻倾倒在地头的运输车厢内。

“这是一台小麦收割机,改进割台后可一次性完成芝麻的收割、脱粒、分离、清选和集粒,机收损失率在5%以内,每亩可节省生产成本200多元,增产增收300元以上。”农机手李东东擦拭着脸上的汗水向地头的人们解释说。

良种、农机完美结合让收获芝麻变得轻松,赢得村民啧啧称赞。周口市农科院院长杨青春介绍:“我们力争在‘十四五’期间,以周口为中心每年向周边省市推广40万亩以上,让宜机收芝麻尽快替代传统芝麻。”

据悉,河南省是油料作物种植大省,每年种植芝麻170万亩左右,位居全国第一。“周口市机械化收获芝麻的成功实践对全省、全国芝麻规模化种植将起到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这些新品种的快速推广将使国家‘油瓶子’更安全。”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洋表示。(图片/张志新)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