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思路 树形象 促发展 多举措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宣传推广优秀地名文化,传承地名文化遗产,提高地名文化遗产的可见度和认知度。打造地名文化文化广场、地名文化特色街区,通过金星村地名文化标志性景观、金星村地名文化长廊、金星村地名文化展厅、润丰村地名文化街区等载体,进一步宣传和展示了金凤区丰富的乡村地名故事、特色产业等,反映金凤区新时代移民的生活巨变,擦亮乡村地名“名片”,助力乡村振兴。

创思路 树形象 促发展 多举措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9-22 17: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进一步宣传推广优秀地名文化,传承地名文化遗产,提高地名文化遗产的可见度和认知度。自2022年9月以来,金凤区民政局以“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为契机,选取良田、丰登两镇10个移民重点村,不断完善乡村路网信息,挖掘乡村特色资源,点亮乡村美好家园,促进移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一、采集地名上图,完善导航路网

结合良田、丰登两镇实际,以服务产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主线,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取证、意见征求与现场拍照定位等形式,全面摸排两镇16个村(居)的自然地理实体(包括湖泊、水道、沟渠等湿地)、乡村居民点、乡村道路街巷、文化广场、农户庭院、公共服务设施、特色旅游景点、乡村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示范接待户、设施农业、种养殖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递物流点、电商平台等乡村地名文化资源,通过梳理,确定乡村道路街巷66条,沟渠21条,公共服务设施15条,文化广场、农户庭院、公共服务设施、特色旅游景点、乡村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示范接待户等38条。积极对接百度地图、高德地图两大网络运营商,采集梳理上传新生地名信息140余条,便利百姓出行,服务于民生和社会经济发展,助力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

二、挖掘特色资源,擦亮乡村名片

深入挖掘利思·田园蜜语、润丰宿集、“元宝湖”湿地公园、丰登农贸市场、和丰村乡村振兴样板、植物园村数字农旅小镇、桑园沟滞洪区、胭川湖、金星村共享庭院(良田味集)、金星一队草莓采摘园、园子村传统村落、宁夏世外桃源洋洋合作社、园子村奇迹烧烤广场等城市近郊地名乡村旅游资源,以“跟着地名游金凤”为主线,深入挖掘金凤区乡村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实地走访、现场拍摄、座谈交流等方式,梳理确定金凤区乡村地名文化旅游资源30余个,形成金凤区乡村地名文化游览线路3条,主要包括乡村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示范点、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农户庭院、民宿客栈、露营基地、特色餐饮名店等业态,重点宣传和展示“良田沙地”“五灵椒麻鸡”“汉白玉萝卜”“利思·尚品”“和丰羊肚菌”等农产品品牌。

三、借力数字平台,带动村民致富

以全国“去村里APP”乡村旅游数字化平台为依托,以乡村地名文化资源、地名故事、乡村旅游示范带动户、示范带头人、产业园区为重点,以“跟着地名游金凤”为主线,重点遴选了金凤区30户乡村旅游特色资源点,通过图文、视频采集、上传、展示等形式,对乡村旅游特资源点进行线上店铺的宣传展示、电商交易、活动发布、社交推广等,实现对金凤区乡村地名文化旅游资源的线上宣传和展示。

四、打造示范点位,助力乡村振兴

深度挖掘良田、丰登两镇10个试点移民村的移民文化、地名文化等,以“五型”地名为纽带,以金凤区行政区划图为基础,设计附带二维码的金凤区“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乡村地名标志导图,标注各试点村的地理坐标、游览线路,突出“周末亲子游 采摘在良田”“城市微度假 新鲜在丰登”近郊旅游路线点位,推动标志设置与乡村旅游文化建设、空间导航标识相结合,构建有特色的乡村地名标志导向体系,引导游客延伸近郊旅游。打造地名文化文化广场、地名文化特色街区,通过金星村地名文化标志性景观、金星村地名文化长廊、金星村地名文化展厅、润丰村地名文化街区等载体,进一步宣传和展示了金凤区丰富的乡村地名故事、特色产业等,反映金凤区新时代移民的生活巨变,擦亮乡村地名“名片”,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蔡东海<Cai DongHai>】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