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2日,恩施市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再次来到了龙凤镇龙马村花庙组的耳顶山,半人高的绿草没过了检察官的腰线,空气中充斥着雨后泥土散发的清新,俨然与一年前白色垃圾遍布、臭气蚊虫弥漫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了无生气的“白”头山变为翼彼新苗的“青”翠峦,公益诉讼检察开出的“灵丹妙药”功不可没。
2022年4月8日,“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向恩施市检察院反映线索称,恩施市龙凤镇龙马村花庙组耳顶山内有一地块堆放了大量生活垃圾,滋生蚊虫,影响周边村民的生活劳作。接到线索后,该院第一时间组织调查组并邀请提报线索的志愿者共赴案件现场进行勘验。
抵达现场打开车门的一瞬间,一股垃圾腐败产生的臭气便直冲检察官而来,在高耸铁塔下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露天堆放的垃圾,大量的玻璃瓶、金属饮料罐、塑料袋等无法或难以自然降解的废弃物层层叠叠地磊着,致使山体本应有的“青”被垃圾的“白”完全覆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这里的垃圾是怎么来的?垃圾覆盖面占用的土地是什么?面积有多少?”为进一步查清公益受损事实,检察官们兵分多路,一边向当地村委了解情况、调取资料,一边聘请勘测公司对现场进行实地勘验。经核实,此处原系数年前龙马村村民生活垃圾临时堆场,垃圾堆放后未及时进行清运;经勘测,该处垃圾堆场占地面积524平方米,所占用土地类型为林地、茶园均属于农用地。
为了真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该院立即向属地政府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建议依法对龙马村花庙组耳顶山土地内堆放的生活垃圾进行清运,恢复土地种植条件,维护生态环境。
收到检察建议后,该单位高度重视,立即联合当地村委会,组建专班落实整改措施。2022年7月,该单位第一次书面回复恩施市检察院,称该垃圾堆放处有一供电铁塔,需清理的垃圾点与该铁塔塔脚仅有3米,且地势险要,为确保铁塔和施工安全,该处不能采取机械作业,只能通过人工转运的方式进行清理。截止回复时,已转运垃圾11车。但因该处垃圾堆放量较大,故无法在两个月整改期限内完成整改。
考虑到整改难度确实较大,恩施市检察院遂对本案作出中止审查处理,并制订“月跟踪”方案,每月由承办检察官跟进案件整改情况。
“检察官,堆放的垃圾已经全部清走了,播撒的草籽也生长的非常好,等你们有空的时候我们再一起去看看。”今年8月,检察官接到了整改专班打来的电话。
“我们采取了三种方式进行清理清运和覆土复绿,一是通过挖机另修便道开挖垃圾40余吨,集中收集到恩施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二是在耳顶山附近就近取土500余吨进行填埋;三是对平整后的坡面播撒草籽和绿植进行复绿。”回头看的现场,整改专班的工作人员向检察官一行人介绍到。站在一年前的原地,检察官目光所及皆是苍翠欲滴的美景,耳顶山已从死气沉沉中复苏,变得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罪普惠的民生福祉,恩施市检察院摸准生态环境受损脉搏,因案施策开出一张张精准、规范、强效的良方,在整改成效上跟踪观察,不断地为清江流域绿色发展提供司法保障,为恩施的绿水青山、蓝天净土贡献检察力量。(赖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