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公安局尼尔基第一派出所常态化推进反诈宣传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公安局尼尔基第一派出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大社会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力度,全力维护辖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切实提高广大群众防诈意识。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公安局尼尔基第一派出所常态化推进反诈宣传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9-15 17: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公安局尼尔基第一派出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大社会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力度,全力维护辖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切实提高广大群众防诈意识。

一、落实反诈宣传常态长效,聚焦反诈宣传“力度”。

尼尔基第一派出所派出所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形势,坚持“立足本地、分类研判、精准打击、全面防范”工作目标,多次组织召开专题研究部署会、座谈会,全面梳理总结常见典型诈骗案例,制定相关实施方案,构建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工作框架,为做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打好群众基础,警民携手共同守护广大群众“钱袋子”。行动以来,尼尔基第一派出所深入辖区开展养老诈骗宣传活动10余场,开展相关座谈会8次,有效提升反诈工作效能,全力推动“全民反诈”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二、推动反诈宣传走深走实,聚焦反诈宣传“深度”。

夏季治安整治行动以来,尼尔基第一派出所合理部署安排,充分发挥基层派出所的职能作用,依托“社区参与、警务协作、网格+警格”的模式,“以点覆面”促进反诈宣传掷地有声,着力打通反诈“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反诈“免疫力”,从源头遏制诈骗案件的发生。近日,尼尔基第一派出所教导员张大伟在纳文慕仁社区宣讲反电诈知识,同时与社区工作人员对接社区警格工作。民辅警与网格人员对接了基层基础相关工作,利用“网格”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充分地了解该社区矛盾纠纷隐患情况,进行了矛盾纠纷走访排查。通过此次“警格”+“网格”相融合的工作方式,进一步增强了社区的和谐稳定,为筑牢平安建设根基增添了一份力量。

  三、强化反诈宣传入脑入心,聚焦反诈宣传“广度”。

一是反诈宣传进校园。9月6日上午,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公安局尼尔基第一派出所联合旗教育局、旗人民法院、旗人民检察院、旗反诈中心在莫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反诈第一课”宣讲活动。尼尔基第一派出所教导员及旗教育局、旗人民法院、旗人民检察院、旗反诈中心相关领导参加活动。宣讲开始前,尼尔基第一派出所民警为学生代表发放了反诈宣传品,引导同学们将反诈宣传材料带回家,发挥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宣传辐射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家长反诈防骗意识。宣讲中,民警从近期身边发生的诈骗案例入手,生动形象地向师生讲述电信网络诈骗的常用套路和潜在危险,细致分析了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的本质和特点。提醒同学们要增强反诈意识,遇事要多思考,多与家长商量,但凡涉及到个人、银行卡等重要信息,要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在校师生的反诈防骗能力,为筑牢校园反诈防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反诈宣传广场。近日,在尼尔基镇伊兰广场举行“莫力达瓦之夏”开幕仪式上,尼尔基第一派出所民辅警积极参与会场的安保工作。由于本次活动参观者众多,包含从事各行各业的居民,尼尔基第一派出所针对人流量大、受众面广的特点,在开幕仪式前利用主席台的声像设备,进行反电信诈骗宣讲。同时,尼尔基第一派出所民警精心准备了反电诈宣讲PPT课件,在现场通过结合真实案例,在不透漏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分别从本旗电信诈骗的案发频率、案件类型、被骗群体等方面进行充分讲解。本次宣讲主要“讲新”,很好的吸引了大家关注度,诈骗手段实时更新,急需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本次反电信诈骗宣讲,对提高群众反电诈意识,得到很好的效果。

三是反诈宣传进社区、进村屯。工作中,民辅警深入辖区居民家中以及人员密集场所,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常见的刷单、冒充公检法等真实诈骗案例,以案释法向群众讲解电信诈骗的特点,对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法、作案方式等向群众进行讲解,让群众看清骗子的真面目,学会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切实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提醒群众一定要克服“天上掉馅饼”的贪财理念,不要相信不明来电和短信,不要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更不要轻易汇款,可以向公安机关或亲友询问。

下一步工作中,尼尔基第一派出所将持续加强反电诈宣传力度,不断提高辖区宣传覆盖面,提升广大群众预防新型电信诈骗的能力,共同构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坚实防线。(涂晓东 邵敏)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