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五族共融”村落吸引海内外游客

云南“五族共融”村落吸引海内外游客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9-12 16: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9月12日电(记者 闫东洁)91岁高龄的和翠英住在海拔3000米的一座山头,每天清晨,脚下云雾缭绕,宛若仙境。

四年前,在孙女和青梅的帮助下,她在院子里建起了一座民宿,从此,她把自己的故事、家乡的美景、村里的民族文化分享给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

和青梅(右)和父母唱歌欢迎客人

和翠英是纳西族,而她已经去世的爱人,是藏族人。在和翠英生活的启别村,还有傈僳族、等五个民族的村民一起生活,而村子所在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更是有八个世居民族。在这个“五组共融”的村落里,现在有102家由村民经营的民宿。

村民们“民房变民宿,群众变演员”,大家说着纳西语言,行着藏家礼节,用热情和真诚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短短8年左右的时间里,发展出了一个团结的多民族融合民宿村,成为了云南省文化旅游的重点示范项目。

塔城镇距离香格里拉市大概有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四面都是山,本来是传统意义上比较偏远的地方;但同时,它周围自然资源丰富,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是“滇金丝猴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域,又是维西、香格里拉、德钦、玉龙四县重要的交通枢纽。这为塔城镇启别村发展旅游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个游学团队在一家民宿前合影

和翠英很喜欢唱歌,每当有客人来到家里,她都会一首接一首地为他们唱歌祈福,从藏传佛教的歌曲,到纳西族民歌,她一口气可以唱十几首。她最喜欢的一首,是歌唱毛主席的《太阳最红 毛主席最亲》。

在和翠英的记忆里,这个偏远的村落,是在共产党的带领下解放、脱贫的,她对北京有着由衷的向往。这一天,家里来了几位北京的客人,她便不可自己地唱起《东方红》《团结就是力量》等耳熟能详的红歌。

一位民宿老板讲解启别村的五组共融

来自北京的游客孙宇彤一行人被外婆真诚的歌声吸引,她们说,在外婆的歌声中听到了共产党员纯净的虔诚。而听了外婆的故事,大家更是纷纷落泪。

和翠英家的民宿,就叫做“外婆家”,因为这是和青梅和他的表兄弟们一起为外婆打造的。他们希望外婆家里的美景和故事能分享给更多的人,也希望世界各地客人的到来,能够为年事已高的外婆增加一些多姿多彩的晚年回忆。

而和青梅自己的家,则早在2015年就开始动工,是启别村最早建成的几家民宿之一。她说,民宿都是自己设计、动工的,家里保留了传统纳西族建筑的石头和实木的结构,门板都是有超过百年历史的老物件儿,配上舒适的床品、卫生间,很好地做到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现代元素的融合。“这样宾客来了就能够有不一样的体验同事又住得很舒服。”

游客在和青梅家穿纳西族衣服拍照

和青梅指着家里的一个花瓶说:“我们小的时候,冬天没有青菜,长辈就会用这样的罐子做腌菜,现在生活方便了,随时随地都能买到菜,我们就把这些老物件儿做成了花瓶,摆在民宿里。这里像这样的东西还有很多。”

每年的6-8月,是塔城镇旅游的旺季。亲子游学的队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接踵而来,塔城镇的民宿常常供不应求。在旺季,一间民宿房间的价格普遍在千元左右,淡季相对低一些,但和青梅说,一年下来,家里的民宿差不多能带来20万左右的收入,这对于当地农民来说,是非常高的。

和青梅是一位共产党员,现在是塔城镇的组织委员。她日常穿梭在各个村子里,她说,这里的党支部活动丰富多彩,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和青梅的每一件衣服上——不管是藏族服饰还是纳西族服饰——都别着党徽。

在一个民宿前非遗传承人们在跳热巴舞

塔城镇党委副书记陈兆江说:“文化旅游的发展,为镇上的脱贫攻坚也做出了很大贡献。脱贫攻坚之前,启别村的村民人均年收入大概在4000元左右。我们从2015年左右开始发展民宿,2019年塔城镇全面脱贫,现在,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大概在一万元以上。”

“更特别的是,以前,外出务工很盛行。大山里的年轻人十几岁就会出去城市里打工。现在,我们看到老家的旅游产业发展得很好,最早离开村子的那些有才能的人都纷纷回来了,发展产业。”她说,除了修建民宿外,还有人开饭店、建养殖场、发展农产品销售等等,更大程度地带动了塔城镇的经济发展。

目前,塔城镇获得了“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被评定为“云南省民族文化特色乡镇”、“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镇”,被确定为全省10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之一;启别村被定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责任编辑:杨晓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