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民族有多彩】贵州印江:送非遗艺术进万家

【多彩民族有多彩】贵州印江:送非遗艺术进万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9-06 14: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9月6日讯(记者孙美真)9月5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俗表演在贵州省印江县团山村举办,只见表演者们穿着鲜艳的传统民族服饰,或头戴表情夸张的傩戏面具,或身摇小船一般的花灯,精彩幽默的剧情把前来观看的村民们逗得哈哈大笑。

据悉,这样的民俗表演在每个村镇都会定期轮流举办。表演者们都是附近的村民,他们因为爱好这些传统表演艺术聚集在一起,可以说表演只是他们的一种“兼职”,他们的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

每当有表演需求,当地文化馆就会发布通知,表演队则根据自己的时间来选择参加。这些表演项目包括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印江傩堂戏、花灯小戏等等,为现场观众呈现一场场非遗文化盛宴,加深了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认识与了解。

傩戏选段《大姨妈说媒》,故事讲述秦童的大姨妈来帮他说媒。在说媒的过程中,秦童对未来的娘子有诸多不满意,而大姨妈通过"媒妁之言"最后成就了这桩婚姻。 中国日报网 孙美真 摄

花灯小戏《卖花郎》,表演者周和平现年76岁,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承人。 中国日报网 孙美真 摄

马马灯表演:《推车跑马》。 中国日报网 孙美真 摄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美丽乡村·踏歌而行”群众文化系列活动走进新寨镇团山村。 中国日报网 孙美真 摄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