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叙事空间下集体记忆构建与红色文化传承调研活动顺利开展

2023年6月27日至7月10日,四川大学藏史承情团队于四川省成都市建川博物馆开展关于集体记忆建构与红色文化传承的主题调研。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了调研报告撰写与视频拍摄工作,并将视频成果在红军小学进行展演。

博物馆叙事空间下集体记忆构建与红色文化传承调研活动顺利开展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7-21 16: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3年6月27日至7月10日,四川大学藏史承情团队于四川省成都市建川博物馆开展关于集体记忆建构与红色文化传承的主题调研。通过参与式观察、发放调查问卷和进行半结构访谈等方式,团队成员对建川博物馆建构集体记忆与传承红色文化的方式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了调研报告撰写与视频拍摄工作,并将视频成果在红军小学进行展演。

  (图为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四川建川博物馆位于大邑县安仁镇,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是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营博物馆。不同于公立博物馆,建川博物馆在史料呈现、聚落设计和经营模式上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创新性强,且在众游客中口碑良好,是公立博物馆的有益补充。

  (图为建川博物馆内樊建川馆长的自白)

调研伊始,藏史承情小队以游客的身份在建川博物馆中进行参与式观察。通过细致观察民俗系列、地震系列、抗战系列、红色年代系列等4个系列25个分馆的馆内文物和展陈设计,团队成员以游客的视角获得直观感受,收集实地研究资料。

  (图为正面抗战馆内部场景)

除游览外,团队成员通过访谈和问卷的方式对游客的游览体验进行了调研。访谈内容围绕影响集体记忆形成的因素展开,问卷则主要针对游客的游览体验和相关建议,访谈和问卷结果为团队课题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图为调研队员对游客进行采访)

  (图为调研队员对游客进行采访)

调研结束后,团队宣传组拍摄成员依据前期撰写的脚本,在实践中完成了视频的拍摄工作,以影像的形式记录建川博物馆中的馆陈设计和文物,讲述团队成员心中的红色故事。推送成员依据展馆内容设计推送文案,发布在“藏史承情”微信公众号上,展示建川博物馆承载的历史。

  (图为队员对在拍摄记录藏品陈列细节)

最后,团队扎根于调研获得的一手资料,总结建川博物馆成功与失败的相关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和相关资料,分析了集体记忆建构的影响因素和集体记忆建构的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调研报告与纪录片。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小组成员对纪念性博物馆如何构建集体记忆有了更透彻的认知,对红色文化的传播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一座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红色历史不仅要保存好、传承好,更要发展好、传播好,让其为世人所熟知。随着红色文化传承活动的不断开展,藏史承情团队还将制作的纪录片播放在兴文县红军小学,向青少年宣传红色历史文化,推动百年红色血脉的延续和传承。

  (图为小组成员在红军小学播放纪录片)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