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凝聚“四融”力量 讲好发展故事

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局积极构建新闻宣传战略,多媒体联动、内外宣并举、全系统贯通,形成了“四融四一”工作机制,用高密度、高质量、高影响的新闻报道充分展示昂扬向上的职工风采、争先进位的企业文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安徽亳州:凝聚“四融”力量 讲好发展故事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7-19 17:1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有力的新闻宣传工作,外树形象,内聚合力。

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局积极构建新闻宣传战略,多媒体联动、内外宣并举、全系统贯通,形成了“四融四一”工作机制,用高密度、高质量、高影响的新闻报道充分展示昂扬向上的职工风采、争先进位的企业文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思想融汇,一以贯之

开展工作,思想上重视,才能行动上自觉。领导重视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加速器”。市局班子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始终坚持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先是定下了“以文辅政”“以宣为导”工作基调,构建了“一把手挑头、科室齐抓共管、全员积极参与”的新闻宣传组织体系,提出“文不过夜、事不隔天、会不开长、马上就办”的“T+1”工作理念,要求凡事“早谋划、快行动、先出活”,强调宣传“谋在事前,即办即宣”,确保新闻宣传取得明显成效。又在人力、物力、财力和工作安排上对新闻宣传工作开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帮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配强了通讯员骨干、壮大了创作者队伍、添置了工作设备、提升了新闻宣传工作者的地位,为做好全市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增强了底气、涵养了锐气。

机制融合,一抓到底

新闻创作是艺术,但宣传工作是一门科学,不仅有迹可循,更有理论支撑。既要责任明确,赏罚分明,又要联通协调,灵活调整。特别是在企业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既要积极,更要慎重,既要保护好新闻通讯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也要进行约束监督和合理管控。为此,打造了“五化”工作机制,让新闻宣传在正确的轨道上高速前行,驶向兴盛之路。

一是项目化管理。在市县两级,精选素质硬、业务精、思路广的骨干担纲新闻管理员,让专业人干专业事,通过重心下移,充分授权,增强新闻宣传的创新性和灵活性。

二是联合化报道。针对重要节点,精心策划选题,通过“集中力量、共同作战”方式,多角度联动报道。去年以来,先后开展  “迎元春·战高峰”“爱心助考”“七一宣讲”等联合报道活动,创作出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在省级以上主流媒体累计发表稿件四十余篇,在行业权威媒体发稿16篇,实践证明,联合报道活动中,高质量稿件产出效率明显高于日常报道。

三是精细化培训。紧扣省局新闻宣传工作指引和企业发展形势,根据通讯员需求,合理制定“培训菜单”,科学设计培训课程,邀请省局办公室和报社同志授课,按需施教、量体裁衣,靶向助推培训效果提质增效。再辅以定期采风活动,通过拍摄实践和主题创作,全面提升队伍融媒技能,讲好一线故事。

四是制度化考核。持续修订完善市局新闻宣传管理办法,细化考核任务,层层分解到人,动态调整考核导向,及时兑现奖惩,让新闻宣传方向明、效率高,最大限度激发职工写作热情和潜力,传播企业好声音。

五是常态化激励。建立新闻宣传先进集体和年度优秀稿件、优秀通讯员评选制度,科学设定标准、规范程序,实现评选的制度化、规范化,营造崇尚新闻宣传良好氛围。

力量融通,一鼓作气

新闻宣传工作是软实力,也是硬任务,做好新闻宣传,关键在人,更在于人才。一直以来,亳州市局高度重视通讯员队伍的选、用、管、育,将通讯员队伍建设纳入全市系统五年人才规划,锚定目标,久久为功。先是从全市系统优选首批37名通讯员,去年又吸收新进高学历人才,调整扩充至45名,融通全市骨干力量,增强宣传动力。目前,全市系统活跃作者占职工总数20%以上,比例逐年提高,队伍不断壮大,成效逐渐显现。特别是在省局公众号约稿任务中,通讯员队伍投稿积极性持续高涨,上稿量位居全省前列,“人人讲宣传、人人会宣传”的氛围初步形成,通讯员队伍的“四力”不断增强。

业宣融通,一体推进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工作成绩扎实,新闻才有话可说,宣传才有事可做。譬如,正因近几年在品牌培育方面取得了成绩,通讯员们才创作出30余篇品牌培育方面的精品稿件,在行业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吸引省内多家兄弟单位到亳州交流,省外同行也屡屡前来参观学习。新闻宣传是业务工作的“催化剂”,业务工作又是新闻宣传的“储粮库”,二者互相成就,业务做不成,宣传就是纸上谈兵,宣传搞不好,好经验也怕“巷子深”。新闻宣传工作的进展是企业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的一角“小缩影”。当前,亳州市局正在加紧探索如何让业务精英、技能骨干成为新闻宣传的创作者,企业政策的传播者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记录者,将宣传与业务紧密融合,努力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体系。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