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利用文化遗产数字化探索中国文明历史 促进人类对未来自我的理解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文化遗产学系主任张剑葳13日在以“文化传承发展 探源中华文明”为主题的新时代大讲堂上表示,利用遗产数字化技术来探索中国的文明历史,并通过教育和可持续旅游相结合的方式来推广,促进人类对未来自我的理解。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利用文化遗产数字化探索中国文明历史 促进人类对未来自我的理解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7-14 15: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文化遗产学系主任张剑葳

中国日报7月14日电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文化遗产学系主任张剑葳13日在以“文化传承发展 探源中华文明”为主题的新时代大讲堂上表示,利用遗产数字化技术来探索中国的文明历史,并通过教育和可持续旅游相结合的方式来推广,促进人类对未来自我的理解。

张剑葳指出,与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一样,采用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技术的虚拟仿真设备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不可或缺的计算平台。自2016年以来,VR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国文化遗产的在线游览和公众教育。

张剑葳指出,2017年,北京大学开始建立中国文化遗产全景库(Panorama Database of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该数据库旨在通过全景摄影、摄影测量、三维扫描和建模以及其他VR技术,记录中国所有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在收集每处遗址的数据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图上对每处遗址进行定位。VR-Heritage目前存储了从新石器时代到20世纪初的约500处遗址和建筑。用户还可以在地图上浏览和查看所有遗址的分布情况,每处遗址都可以根据其特征进行搜索。

数据库中的虚拟游览也是无风险的。过去,要想看到屋架或屋顶上的东西,学生们必须爬上房梁或走在屋檐上。现在,学生可以戴上连接了数据库系统的VR头盔,虚拟地站在地面上或在工地周围行走。他们甚至可以跳上横梁,从高空俯瞰绘画和建筑结构。

张剑葳认为,与课堂教育类似,文物数字化也可以增强博物馆的展览效果。2017年,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了山西省开化寺壁画的高分辨率实物大小影印件,开化寺是宋代(10-13世纪)的一座佛教寺院。 除了二维的绘画,参观者还可以戴上VR头盔,沉浸在寺院的虚拟环境中,在原有的空间背景下观察绘画和建筑结构。VR技术打破了展览的空间限制。因此,可以将展览输出到其他地区。

张剑葳总结道,数字遗产的未来前景是将现实世界的资料融入数字化环境。整合从宏观到微观的空间和时间信息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即使有了今天的技术,亲自观察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小屏幕获得的视觉性无法取代现场体验的重要性。

7月13日,国家文物局、中国日报社、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在辽宁省朝阳市共同举办了以“文化传承发展 探源中华文明”为主题的新时代大讲堂。本次活动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朝阳市委、朝阳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

【责任编辑:妮思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