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7月14日电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红山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地理和时间标记之一,以其神秘的文化特质吸引着国内外学者的目光。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拉扎赫·伊伦都·阿索莫在以“文化传承发展 探源中华文明”为主题的新时代大讲堂上发表了视频致辞,他表示,中国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与中国长期以来的实践是一脉相承的。这一结论从中国的56项遗产遗址得到验证。中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一直在公约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领导作用,积极与其他缔约国和相关方分享其在遗产保护领域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
阿索莫指出,在2022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墨西哥举行的世界文化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各国文化部长们再次强调,文化是一种全球公共产品,具有促进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价值。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11.4也明确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阿索莫强调,目前,非洲所拥有的世界遗产仅占世界总数的9%,而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上,几乎一半都位于非洲大陆。在此方面,他要感谢中国的宝贵支持,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非洲世界遗产能力建设与合作论坛框架内,对非洲能力建设的支持。
阿索莫总结,遗产保护并不只是保护过去,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包括探索和实践新方法和新理念,以应对全球挑战并将世界各地的人们团结在一起。阿索莫表示非常高兴看到这次“新时代大讲堂”活动围绕世界遗产对人类未来产生影响进行思考,并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发挥了作用。
7月13日,国家文物局、中国日报社、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在辽宁省朝阳市共同举办了以“文化传承发展 探源中华文明”为主题的新时代大讲堂。本次活动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朝阳市委、朝阳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