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禹州:特色种植“试验田”托起经济发展新希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6-25 17:1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6-25 17: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先用村里的经济田试验种植,如果能成功,明年就开始带着群众大规模种植。”近日,在河南禹州市文殊镇文殊村的经济田里,村支部书记赫爱红带着村干部和群众连续忙碌了好几天,除草、翻土、放苗、压实、覆膜、浇水,趁着这几天好天气,要将6100棵金丝皇菊苗全部种下。

位于禹州市西部的文殊村,处于丘陵地带,全村2000多亩耕地,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村集体创收和农民增收带动不强。为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文殊村支部书记赫爱红先后到鸠山镇闵庄村、磨街乡陈庄村等地考察发展特色农业和中药材种植项目,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禹州市是全国闻名的中药材集散地,有“华夏药都”之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药材发展的政策。经过考察,金丝皇菊色泽金黄,外形美观,气味芳香,被誉为“菊花之皇”,内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每亩地的收益有2500-3500元。

经过专家分析,文殊村的土壤较为适合种植,但初次种植容易出现种植经验不足、烘烤技术不到位的问题,将会导致金丝皇菊产量不高、卖相不好。所以,文殊村计划利用经济田,先试种2亩的菊花,一方面为了减小种植风险,也能增加群众的种植经验。

“文殊村的支柱产业主要是小麦、玉米和谷子,这两年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呼声较高,我们就想着能不能去探索一下中药材种植,经过四处探讨学习,我们最终确定了种植金丝皇菊,村干部自筹资金,在经济田里开荒,先试种两亩。”文殊村村委委员段彩凡介绍道。

金丝皇菊的种植,也带来了用工需求。赫爱红说:“从种植到成熟采摘,以及日常管理维护、后期包装加工,平均每亩需用工人15名,现在每人每天60元,在家打零工也是很好补充。”下一步,该村将对金丝皇菊种植、深加工进行评估立项,与中药材龙头企业建立“双绑”机制,在积累经验的同时拓宽销售渠道,真正探索出一条特色种植引领群众致富的道路。

发展特色产业,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而非盲目照搬照抄。“近年来,文殊镇结合区位、资源、文化等特点,打造了‘一带一区五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特色农业种植规模已达到5090亩,特色种植产业的不断发展,增强了群众增收致富的信心,也让文殊镇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特色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路子。”文殊镇党委书记王志勇说。(图/何鹏、王恒东)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