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放鱼日”主会场活动现场。林波摄
中新网宁波6月6日电(记者 林波)6月6日,2023全国“放鱼日”主会场活动在浙江宁波象山亚帆中心举行。本次活动在亚帆中心、南韭山等海域放流岱衢族大黄鱼、银鲳、黑鲷、梭鱼等经济物种550余万尾。
宁波因港而生、向海而兴,有着8000多年的海洋文明史,海洋渔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勇表示,该市严格落实长江禁捕工作和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年均放流水生生物苗种达10亿尾,主要放流海域渔业资源得到明显修复,海洋生态进一步改善,渔业生产实现持续增产增收。
数据显示,2022年该市渔业经济生产总值276.2亿元,同比增长4.84%。
2023年,宁波市预计将投入增殖放流资金1680万元,计划放流岱衢族大黄鱼、黄姑鱼、黑鲷、褐鲳鲉、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管角螺、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以及鲢鱼、鳙鱼、草鱼、土著鲫鱼等各类水生生物物种86000多万尾(粒)。
增殖放流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举措。
岱衢族大黄鱼放流现场。 林波 摄
据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陈良伟介绍,该省坚持持续开展生态修复百亿放流行动,“十三五”以来,累计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390亿单位,近海和内陆八大水系水生生物资源得到一定恢复,水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记者了解到,6月6日是全国“放鱼日”,农业农村部还与山东、四川联合举办放流活动,全国各地将同步举办放流活动300多场,放流各类水生生物8.5亿尾。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表示,当前,增殖放流的群众参与度不断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像“植树造林”一样的群众性生态文明建设活动。
据悉,此次活动主题为“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由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和宁波市人民政府承办。(完)
(林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