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杞县:风吹麦田千重浪 机声隆隆抢收忙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6-02 16: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麦浪滚滚,机声隆隆,又到一年麦收时。连日来,河南杞县97.77万亩小麦陆续开镰收割,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大片大片的小麦被收割,小麦开始颗粒归仓,拉开了全县小麦抢收的序幕。

为了用文艺的语言反映小麦收获时的热烈场景和农民群众抢收小麦的急切心情,6月2日,杞县县委宣传部、杞县文联、杞县科协组织开展“麦收见闻”主题摄影采风创作活动。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周清怀,县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李晓辉,湖岗乡乡长常焕然,沙沃乡党委副书记王培宣、副乡长李航以及县文联、县科协和市县摄影家等20余人参加此次采风创作活动,县科协组织科技人员对麦收工作进行了科技指导。

麦熟一晌,龙口夺粮。今年小麦收割体现在一个“抢”字,与时间抢收,与天气抢收,与机械抢收。为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县委县政府统筹全县夏收、夏种、夏管工作,在县农业农村、农机、气象等部门全力配合下,做好信息服务和科技指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杞县的农业农机部门还对投入使用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安全性能进行检查,确保每个机手、每台收割机都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夏收夏种作业中。与此同时,县里还成立10个技术服务队伍,派驻到21个乡镇(街道),做好小麦抢收技术指导、收获机械对接、烘干、晾晒指导等工作,确保成熟一块,收获一块。

持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刚一停歇,县、乡、村各级干部和群众利用天气晴好的时机抢抓农时夏收、夏种、夏管,田间地头到处是一派抢收抢种的繁忙景象。随着隆隆的马达声,一片片小麦被整齐收割,一袋袋麦粒被运回晒场。在田间地头,摄影家们纷纷拿出手中的相机,不停的用“长枪短炮”寻找合适的拍摄角度,将镜头对准田间辛勤朴实的劳动者,拍摄下他们辛勤劳作的热烈场景。

“由于受到前几天阴雨天气的影响,造成小麦延迟收割,我们老百姓急的嗓子都冒烟了。现在天气晴了,赶紧把小麦抢收完,前几天俺村就联系了多台大型收割机,昨天看到县气象部门预报,6月3日我县还有小雨,村干部又怕我们老百姓等不及,又从外地联系了几台大型收割机,有了这些现代化的大型联合收割机,我们老百姓的心算是放进肚里去了。”在湖岗乡府李庄村田间地头,村民李勇颇有感触地说。

湖岗乡乡长常焕然说:“我们湖岗乡共有农用耕地50119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有34281亩,为确保夏粮收获,我们乡村干部把助农麦收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抢时间、抢季节、抢农时,积极做好‘三夏’生产的宣传发动、助农抢收工作。我们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成立‘三夏服务站’20多个,成立‘三夏志愿服务队’200余人,深入田间地头,及时发现问题,高效解决问题。我们加强农机调度、联系外地车辆30余台,本地车辆48台。特别是对困难户、无劳力、无机车等‘三夏’生产能力弱的农户,进行‘一对一’帮扶,协助烘干晾晒、清理秸秆杂物等应急抢收服务工作,当好抢收‘帮扶员’、环保‘宣传员’、禁烧‘巡查员’。”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我们组织开展‘麦收见闻’主题摄影采风创作活动,用镜头见证了广大党员干部以责任传承初心,用实干诠释使命的力量,干群一心众志成城、合力攻坚、抢收抢种的生产场景在金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熠熠生辉。”杞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周清怀满怀信心地说。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