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滨:科技守望夏粮安 为民撑起“保护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6-01 13:0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6-01 13: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县种植的小麦品种比较好,色泽金黄,颗粒饱满。虽然最近受连阴雨天气影响,但发芽率、霉变率、倒伏率不高,收成还是不错的。”6月1日,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王店乡宋营村,该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振旭一边查看小麦长势一边说。

近日,受连续阴雨天气影响,多地小麦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正常成熟收获。作为“农业大县”的淮滨,能否在丰收进入“倒计时”的关键时刻守好夏粮,为忙碌了大半年的农民保住“饭碗”,实现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是每个相关行业的职责和心愿。

科技守望,助力丰收。如何为小麦撑起一把“保护伞”,让农户吃上“定心丸”?近日,该县科协、农业农村局、科工信局积极作为,组成科技服务队,活跃在该县各个乡镇,他们发挥专业优势实地“问诊”,及时总结小麦的受灾情况,传授保丰技巧,为应对汛期影响、赢得今年夏粮丰收作出积极贡献。

“科技服务队来的真及时,这下我们真的有信心多了。”农户张刚一扫脸上的愁容。

粮食要稳产,良种良法至关重要。县科协和农村农业局积极配合,不断探索实施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有效提高小麦的亩穗数和穗粒数,提升小麦千粒重,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据了解,今年该县种植的“扬麦30”、“扬麦33”、“扬麦34”、“扬麦36”、“扬麦39”几个品种,不仅产量高,抗倒伏、抗病害能力也较强,对于促进小麦绿色高质量发展,保障丰收丰产有着重要意义。

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自一月份以来,县科协和农村农业局配合在全县组织开展科技人员下乡活动,进一步加大农业主推技术应用力度,全面提升农技人员技术水平。

“天气变化不可控,但科技工作者能及时为农户提供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和丰收丰产的技术。通过此次实地调研,我们将对全县小麦情况进行梳理,协同各相关单位制定出确实可行的‘保丰’计划,并选派科技人员走村入户,进行田间技术指导,确保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护航小麦丰产丰收。”该县科协主席高洁说。(图片/朱丝语)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